搜索
首页 《和秉国芙蓉五章》 平昔低头避桃李,英华今发岁云秋。

平昔低头避桃李,英华今发岁云秋。

意思:过去低头避开桃李,精英现在发岁说秋天。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和秉国芙蓉五章》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含哲理,同时充满生活情趣的诗。诗人通过描绘一朵曾在平昔低头避让桃李的花朵,在岁云秋的时候绽放出英华,表达了生命在适当的时机总会展现自己的光彩的主题。同时,通过“盛时已过浑中我,醉舞狂歌插满头”的诗句,也体现出一种尽享人生,不受时光约束的洒脱态度。 首句“平昔低头避桃李”描绘了这朵花的谦逊和避让,它不与桃李争艳,显得低调而内敛。这里也隐喻了人在生活中,不必总是与他人争高下,各有其时,各有其美。 次句“英华今发岁云秋”则是在告诉读者,虽然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悲凉,但这朵花却在秋天的时候绽放出了它的英华,让人惊叹。这里既表达了生命的坚韧,也告诉我们,无论何时,只要有心,都能找到生活的美好。 末两句“盛时已过浑中我,醉舞狂歌插满头”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盛时已过,但并不悲伤,而是享受现在,醉舞狂歌,将花朵插满头,这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体现了诗人的豪放不羁。 整首诗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通过对一朵花的描绘,表达了人生的态度和生命的价值,使读者深受启发。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平昔低头避桃李,英华今发岁云秋。
盛时已过浑中我,醉舞狂歌插满头。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英华

    解释

    英华 yīnghuá

    [illustrious persons or things] 形容草木之类,原指美好的花木,后指优异的人或物;精华或精英

    文苑英华

    和顺积中而英华外发。——《礼记·乐记》

  • 平昔

    读音:píng xī

    繁体字:平昔

    英语:in the past

    意思:往昔,往常。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殷仲堪﹞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云我豁平昔时意。’”唐·元

  • 低头

    读音:dī tóu

    繁体字:低頭

    英语:crouch

    意思:(低头,低头)

     1.垂下头。
      ▶《庄子•盗跖》:“﹝孔子﹞色若死灰,据轼低头,不能出气。”
      ▶唐·李

  • 发岁

    读音:fā suì

    繁体字:發歲

    意思:(发岁,发岁)
    一年起始。
      ▶《楚辞•九章•思美人》:“开春发岁兮,白日出之悠悠。”
      ▶晋·陶潜《五月旦作和戴主簿》:“发岁始俯仰,星纪奄将中。”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