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已亥杂诗》 是恩是怨无性相,冥祥记里魂朦胧。

是恩是怨无性相,冥祥记里魂朦胧。

意思:这恩典是怨恨没有性相,冥祥记里灵魂朦胧。

出自作者[清]龚自珍的《已亥杂诗》

全文创作背景

《已亥杂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龚自珍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清朝的封建统治已经面临严重的危机,帝国主义的侵略也更加暴露了封建主义的衰朽没落本质。龚自珍作为一位启蒙思想家,深感社会的危机和国家的衰败,因此他起而议政“医国”,宣传变革。 另一方面,龚自珍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辞官南归,在南北往返的途中,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即兴写下了一首又一首诗,最终汇集成了《已亥杂诗》。这些诗歌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强烈的不满,也展现了他对人民疾苦的深深关怀。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到古诗文网站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百八下西溪钟,一十三度溪花红。
是恩是怨无性相,冥祥记里魂朦胧。
作者介绍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sè)人,号定庵(ān)。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50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关键词解释

  • 无性

    读音:wú xìng

    繁体字:無性

    意思:(无性,无性)
    佛教语。一切诸法无实体,谓之“无性”。
      ▶唐·皎然《妙喜寺赋得夜磬送吕评事》:“幽僧悟真定,归客忘远别,寂歷无性中,真声何起灭?”宋·苏轼《方丈记》:“地狱

  • 朦胧

    读音:méng lóng

    繁体字:朦朧

    短语:迷蒙 若明若暗 盲目 隐约可见 模糊不清 糊涂 恍惚 飘渺 影影绰绰 黑糊糊 恍

    英语:blur

    意思:(朦胧,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