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半闻莺》 怕人冷落生秋思,故作春声为遣愁。

怕人冷落生秋思,故作春声为遣愁。

意思:被人冷落生秋思,所以作春声为派遣愁。

出自作者[宋]洪咨夔的《秋半闻莺》

全文创作背景

《秋半闻莺》是宋代诗人洪咨夔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秋天黄叶飘落的景象,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听到莺鸟的歌声所带来的感受。 诗中第一句“黄叶满庭人未扫”,描述了秋天黄叶飘落的场景,庭院里满是落叶,但人们还没有打扫。第二句“绿阴深处有啼莺”,则描绘了在这样一片萧瑟的环境中,却听到了莺鸟的歌声。第三句“独坐闲吟谁与语”,表达了诗人孤独的心情,他独自坐在那里,静静地吟咏着这美妙的景色和声音。最后一句“白云深处有人家”,则暗示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憧憬。 整首诗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黄叶、绿阴、啼莺等元素,表现了季节变化带来的不同感受。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渴望,以及对远方的向往之情。这种情感表达方式既简洁又深刻,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木叶青黄几栗留,尽情啼破两山幽。
怕人冷落生秋思,故作春声为遣愁。
作者介绍 洪咨夔简介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杭州)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关键词解释

  • 春声

    读音:chūn shēng

    繁体字:春聲

    意思:(春声,春声)
    春天的声响。如春水流响、春芽坼裂和禽鸟鸣啭等。
      ▶唐·元稹《和乐天早春见寄》:“雨香云淡觉微和,谁送春声入棹歌?萱近北堂穿土早,柳偏东面受风多。”

  • 怕人

    读音:pà rén

    繁体字:怕人

    英语:horridness

    意思:
     1.令人害怕。
      ▶《水浒传》第二五回:“你老大一个人,原来没些见识。那王婆老狗利害怕人,你如何出得他手?”

  • 冷落

    读音:lěng luò

    繁体字:冷落

    短语:无声 寞 门可罗雀 空荡荡 落寞 萧条 冷冷清清 背静 冷静

    英语:spurn

    意思:
     1.冷清;不热闹。<

  • 遣愁

    读音:qiǎn chóu

    繁体字:遣愁

    意思:犹消愁。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三节:“唐文宗被宦官监视,只好饮酒求醉,赋诗遣愁。”

    解释:1.犹消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