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仙山》 水清无底山如削,始有仙人骑鹤来。

水清无底山如削,始有仙人骑鹤来。

意思:清水无底山陡峭,开始有仙人骑鹤来。

出自作者[唐]韩偓的《仙山》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诗,通过对洞府内景象的描绘,表现出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氛围。 首句“一炷心香洞府开”,直接点明主题,将读者的思绪引入一个神秘的世界。这里的“一炷心香”象征着虔诚和敬畏,而“洞府开”则暗示了一个深邃而神秘的场所。诗人通过这种方式,巧妙地引导读者进入诗中的世界,让人期待接下来的描绘。 “偃松皱涩半莓苔”一句,描绘了洞府内的景象。偃松是洞口的松树,其形态“皱涩”表现出岁月的痕迹和自然的沧桑。而“半莓苔”则暗示了洞府周围的自然环境,显示出一种静谧而原始的气息。 “水清无底山如削,始有仙人骑鹤来”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洞府的神秘氛围。水清无底,表现出洞内环境的清幽和洁净,而山如削则描绘了洞口的峻峭和险峻。这样的环境,自然会吸引仙人来此骑鹤游玩。这两句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让人对洞府内的仙人骑鹤游玩充满想象和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神秘而幽静的洞府,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引导读者进入一个神秘的世界,让人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和向往。同时,诗中的浪漫主义色彩也让人对洞府内的仙人骑鹤游玩充满想象和期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炷心香洞府开,偃松皱涩半莓苔。
水清无底山如削,始有仙人骑鹤来。
作者介绍
韩偓(约842年~约923年),晚唐五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其诗多写艳情,称为“香奁体”。

关键词解释

  • 骑鹤

    读音:qí hè

    繁体字:騎鶴

    意思:(骑鹤,骑鹤)

     1.谓仙家、道士乘鹤云游。
      ▶唐·贾岛《游仙》诗:“归来不骑鹤,身自有羽翼。”
      ▶宋·张孝祥《水龙吟•过浯溪》词:“待相将把袂,清都归路

  • 仙人

    读音:xiān rén

    繁体字:仙人

    英语:faerie

    意思:亦作“僊人”。
     
     1.神话传说中长生不老、有种种神通的人。
      ▶《文选•古诗<生年不满百>》:“仙人王子乔,难

  • 无底

    引用解释

    1.没有底部。形容极深。《列子·汤问》:“有大壑焉……其下无底,名曰 归墟 。” 晋 陆机 《从军行》:“谿谷深无底,崇山鬱嵯峨。”

    2.无限度;无穷尽。《后汉书·张纲传》:“甘心好货,纵恣无底。”《西游补》第五回:“我是一片深情,指望鸳鸯无底,见他俩个把我做阁板上货,我哪得不生悲怨!”

    3.谓不知底细。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