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采白术》 白术结灵根,持锄采秋月。

白术结灵根,持锄采秋月。

意思:白术结灵根,拿着锄头采秋月。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采白术》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山中生活和植物生长的诗,充满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和赞美。 首句“吴山雾露清,群草多秀发”描绘了吴山的清幽环境和群草的生机勃勃,奠定了整首诗的基调。雾露的清冷与群草的生机形成对比,更显生命的活力。 “白术结灵根,持锄采秋月。”这里诗人以白术为象征,描绘了其灵根在秋月下生长的情景。白术是山中常见的药材,诗人亲自持锄采药,更显其珍视生命的态度。 “归来濯寒涧,香气流不歇。”诗人采药归来,在寒涧中洗净,药香四溢,经久不息。这里不仅描绘了药草的生长环境,也表达了诗人对药草的珍视和敬畏。 “夜火煮石泉,朝烟遍岩窟。”这里描绘了诗人在山中生活的场景,夜晚燃火煮药,泉水淙淙;早晨看烟雾弥漫山间,生动地描绘了山中生活的艰辛与乐趣。 “千岁扶玉颜,终年固玄发。”这两句诗赞美了药草的长寿和功效,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和珍视。 “曾非首阳人,敢慕食薇蕨。”诗人以食薇蕨表示自己对于山中生活的向往和坚守,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像伯夷一样宁可饿死也不食周粟的高尚人格的敬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和植物生长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山中生活的向往和坚守。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吴山雾露清,群草多秀发。
白术结灵根,持锄采秋月。
归来濯寒涧,香气流不歇。
夜火煮石泉,朝烟遍岩窟。
千岁扶玉颜,终年固玄发。
曾非首阳人,敢慕食薇蕨。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灵根

    读音:líng gēn

    繁体字:靈根

    意思:(灵根,灵根)

     1.神木的根。
      ▶晋·孙拯《赠陆士龙》诗:“制动以静,祕景在阴,灵根可栖,乐此隈岑。”
     
     2.植物根苗的美称。
     

  • 白术

    读音:bái zhú

    繁体字:白術

    造句:

  • 秋月

    读音:qiū yuè

    繁体字:秋月

    意思:
     1.秋夜的月亮。
      ▶晋·陶潜《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诗:“叩枻新秋月,临流别友生。”
      ▶唐·杜甫《十七夜对月》诗:“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