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正仲都官知睦州》 古来易水上,义士有荆轲。

古来易水上,义士有荆轲。

意思:自古以来易水上,义人有荆轲。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送正仲都官知睦州》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的所见所感为线索,从感叹世事无常,到对荆轲等义士的赞叹,再到对隐士的羡慕,最后表达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首联“每嗟相逢少,常苦离别多”,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叹,感叹相逢的机会总是那么少,而离别却总是那么多。这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 颔联“行行复壮壮,往往起悲歌”,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无论怎样坚强,人生总是充满了悲欢离合。 颈联“古来易水上,义士有荆轲”,诗人由感慨人生转向了对历史上义士的赞叹,引用了荆轲刺秦王的典故,表达了对义士精神的崇敬和赞美。 接着的“捐躯思报恩,饮恨歌奈何”,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义士壮志难酬的同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和无奈。 然后,诗人的笔锋一转,开始描绘世俗的丑陋,如“况彼儿女怀,牵缠如蔓萝”,这表现出诗人对世俗的厌恶和无奈。 随后,“喜君得郡章,东归随春波”,诗人对得到官职、回归自然的生活表示了向往。 最后,“安得如君行,收迹已蹉砣。空将闲岁月,尘埃浪销磨”,诗人表达了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人生、义士、世俗、官场和悠闲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每嗟相逢少,常苦离别多。
行行复壮壮,往往起悲歌。
古来易水上,义士有荆轲。
捐躯思报恩,饮恨歌奈何。
况彼儿女怀,牵缠如蔓萝。
是以世间人,鬓发易番番。
喜君得郡章,东归随春波。
滩上严子祠,系船聊经过。
其人当汉兴,富贵不可罗。
足加天子腹,傲去钧於河。
冬披破羊裘,夏披破草蓑。
心中子宇宙,尤哂献玉和。
我惭贱丈夫,岂异戴面傩,未免为鬼笑,谁知惧挥诃。
安得如君行,收迹已蹉砣。
空将闲岁月,尘埃浪销磨。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荆轲

    读音:jīng kē

    繁体字:荊軻

    英语:Jin Ke

    意思:(荆轲,荆轲)
    战国末着名刺客。
      ▶齐人。徙卫,人称庆卿。至燕,人称荆卿。
      ▶燕太子丹奉为上客,衔命入秦刺秦王

  • 易水

    读音:yì shuǐ

    繁体字:易水

    英语:Yishui River

    意思:
     1.水名。在河北省西部。源出易县境,入南拒马河。
      ▶荆轲入秦行刺秦王,燕太子·丹饯别于此。
      ▶

  • 古来

    读音:gǔ lái

    繁体字:古來

    英语:old-time

    意思:(古来,古来)
    自古以来。
      ▶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古来此娱,书籍未见。”
      ▶唐·王翰《

  • 上义

    读音:shàng yì

    繁体字:上義

    意思:(上义,上义)

     1.至义,最高的义。
      ▶《老子》:“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魏源本义:“至义则虽其上者亦真下德矣,故为之而有以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