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天州县出要荒,始觉承平日月长。
意思:时天州县出蛮荒,开始觉得天下太平时间长。
出自作者[宋]李新的《九支池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绘中国古时的和平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太平、人民安居乐业的赞美。
首句“际天州县出要荒,始觉承平日月长。”描绘了诗人初次踏足边远地区,发现那里的人民安居乐业,一片祥和,这才意识到国家太平的美好。这里“要荒”指的是边远地区,“承平”则象征着国家的安定。
“一望宛无戎甲马,四围皆是流封疆。”描绘了那里的景象,一望无际,没有战马奔腾,四周都是严密的防线。这里的“戎甲马”象征战争和动乱,“流封疆”则象征着和平与安定。
“清笳沓沓翻新曲,寒月低低下乳墙。”描述了夜晚的景象,清脆的笳声回荡,月光洒在墙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新曲”可能象征着新的和平时期,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最后两句“说与远人知德意,九重深处是成康。”诗人呼吁将太平的讯息传达给边远地区的人们,赞扬了国家的仁德政策。这里的“九重深处是成康”可能指的是朝廷的仁政,是诗人对国家治理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边远地区的和平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太平、人民安居乐业的赞美,同时也传达了对朝廷仁政的赞扬。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