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苏主簿挽歌》 诸老谁能先贾谊,君王犹未识相如。

诸老谁能先贾谊,君王犹未识相如。

意思:各位老谁能先贾谊,你还没有认识相如。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苏主簿挽歌》

全文赏析

这首诗《布衣驰誉入京都,丹旐俄惊反旧闾》是一首对逝者深切怀念的诗,通过对逝者的生平事迹和葬礼场景的描述,表达了对逝者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首联“布衣驰誉入京都,丹旐俄惊反旧闾”,描述了逝者生前不凡的成就和荣誉,同时也表达了对逝者离世的不舍和哀痛。“布衣”指的是逝者生前平民的身份,“驰誉”则表达了逝者在社会上取得了很高的声誉和地位。“丹旐”是逝者所用的标志,“俄惊反旧闾”则表达了逝者离世后返回家乡的场景,让人感到悲凉和不舍。 颔联“诸老谁能先贾谊,君王犹未识相如”,表达了对逝者生前的遗憾和感慨。这里用到了“诸老”和“君王”两个意象,前者代表了逝者在生前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地位,后者则代表了逝者在生前未能得到应有的认可和赏识。这两句诗表达了逝者生前的才华和贡献未能得到应有的认可和赏识,让人感到惋惜和遗憾。 颈联“三年弟子行丧礼,千两乡人会葬车”,描述了逝者的葬礼场景,表达了对逝者的敬仰和怀念之情。“三年弟子”指的是逝者的弟子们,“行丧礼”则表达了弟子们对逝者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千两乡人”则表达了乡亲们对逝者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乡亲们对逝者身后事的关注和重视。 尾联“空斋挂尘榻,遗编时阅子云书”,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逝者留下的遗著的珍视和敬仰之情。“空斋”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离世的空虚和失落感,“挂尘榻”则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怀念之情。“遗编时阅子云书”则表达了对逝者留下的遗著的珍视和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逝者学问和思想的传承和发扬之意。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平事迹和葬礼场景的描述,表达了对逝者的敬仰和怀念之情,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逝者生前未能得到应有认可的遗憾和感慨,让人感到惋惜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布衣驰誉入京都,丹旐俄惊反旧闾。
诸老谁能先贾谊,君王犹未识相如。
三年弟子行丧礼,千两乡人会葬车。
我独空斋挂尘榻,遗编时阅子云书。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贾谊

    读音:jiǎ yì

    词语解释

    ⒈  西汉政论家、文学家。洛阳(今属河南)人。曾任太中大夫。因好议论国家大事,遭大臣排挤,贬为长沙王太傅。后为梁怀王太傅。有《吊屈原赋》、《鹏鸟赋》和政论文《过秦论》、《陈政事疏》等名作。今人辑有《贾谊集》。

  • 识相

    读音:shí xiàng

    繁体字:識相

    英语:tactful

    意思:(识相,识相)

     1.知趣,会看风色行事。
      ▶张天翼《包氏父子》四:“要是江朴还那么不识相,他就得‘武力解

  • 君王

    读音:jūn wáng

    繁体字:君王

    英语:royalty

    意思:
     1.古称天子或诸侯。
      ▶《诗•小雅•斯干》:“朱芾斯皇,室家君王。”
      ▶郑玄笺:“室家,一家之内。

  • 王犹

    引用解释

    见“ 王猷 ”。

    读音:wáng yóu

  • 相如

    读音:xiàng rú

    繁体字:相如

    意思:相同;相类。
      ▶《墨子•备城门》:“﹝门﹞广八尺,为之两相如。”
      ▶孙诒让间诂:“谓门左右两扇同度。”
      ▶《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厥土之膏,亩价一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