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至日有感二首》 怅望高歌一回首,兹辰尊酒莫相违。

怅望高歌一回首,兹辰尊酒莫相违。

意思:怅望高歌一回头,此时尊酒不相违。

出自作者[宋]张耒的《至日有感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两逢至日惊身老,远寄周南览物悲》是一首表达诗人对人生感慨和异地漂泊的诗。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重阳节等节日的来临,感叹自己年华老去,远离故乡,独自漂泊在异地,对物是人非的场景感到悲伤。 首联“两逢至日惊身老,远寄周南览物悲”,诗人通过“逢至日”和“惊身老”两个意象,表达了岁月匆匆、年华老去的感慨。而“远寄周南”则表达了诗人的漂泊之苦和思乡之情。颔联“佳节风烟长惨惨,他乡人物自熙熙”,通过描述重阳节等节日的风貌,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异地生活的无奈。颈联“荆榛崤渑秦关破,草树芳华隋苑隳”,诗人用象征荒凉和衰败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故国和过去的怀念。尾联“怅望高歌一回首,兹辰尊酒莫相违”,诗人通过回首怅望和劝酒的意象,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人通过对重阳节等节日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许。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两逢至日惊身老,远寄周南览物悲。
佳节风烟长惨惨,他乡人物自熙熙。
荆榛崤渑秦关破,草树芳华隋苑隳。
怅望高歌一回首,兹辰尊酒莫相违。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

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关键词解释

  • 高歌

    读音:gāo gē

    繁体字:高歌

    英语:sing

    意思:
     1.高声歌吟。
      ▶汉·枚乘《七发》:“高歌陈唱,万岁无斁。”
      ▶唐·许浑《秋思》诗:“高歌一曲掩明镜,昨日少年今

  • 回首

    读音:huí shǒu

    繁体字:回首

    英语:turn one\'s head; turn round; look back; call to mind; recollect

    意思:(参见迴首)
    <

  • 怅望

    读音:chàng wàng

    繁体字:悵望

    意思:(怅望,怅望)
    惆怅地看望或想望。
      ▶南朝·齐·谢朓《新亭渚别范零陵》诗:“停骖我怅望,辍棹子夷犹。”
      ▶唐·杜甫《咏怀古迹》之二:“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

  • 一回

    引用解释

    1.一次;一度。 唐 贺知章 《逸句》:“落花真好些,一醉一回颠。” 唐 孟郊 《怨别》诗:“一别一回老,志士白髮早。”《红楼梦》第五四回:“﹝炮仗﹞放罢,然后又命小戏子打了一回莲花落。”

    2.一会儿。《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方才叫住 郭立 ,相问了一回。”《水浒传》第一○二回:“今晚才到家,一回儿又做甚麼来?”《

  • 相违

    读音:xiāng wéi

    繁体字:相違

    英语:disagree; be opposed to each other

    意思:(相违,相违)

     1.互相避开。
      ▶《左传•成公十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