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荔枝三首(丙寅年秋,到福州,自此后并福州》 封开玉笼鸡冠湿,叶衬金盘鹤顶鲜。

封开玉笼鸡冠湿,叶衬金盘鹤顶鲜。

意思:封开玉笼鸡冠湿,叶衬金鹤顶鲜。

出自作者[唐]韩偓的《荔枝三首(丙寅年秋,到福州,自此后并福州》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荔枝的诗,通过对荔枝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珍稀水果的赞美和对宫廷生活的想象。 首先,诗的开头两句“遐方不许贡珍奇,密诏唯教进荔枝”,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荔枝作为珍稀水果,不应该被广泛进贡,而应该秘密地被召进宫廷。这两句诗也暗示了宫廷生活的神秘和奢华。 接下来的四句“汉武碧桃争比得,枉令方朔号偷儿。封开玉笼鸡冠湿,叶衬金盘鹤顶鲜。”则具体描绘了荔枝的形态和美味。作者将荔枝与汉武帝的碧桃相比,认为荔枝的美味远胜过碧桃,同时也用方朔偷桃的故事来调侃,表达了荔枝的美味并非偷来的。接着描绘了荔枝被装在打开的玉笼中,鸡冠叶湿润,放在金盘上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荔枝的美味和珍贵。 最后两句“想得佳人微启齿,翠钗先取一双悬。”则进一步描绘了食用荔枝的场景,想象佳人微启红唇品尝荔枝的情景,同时佳人还将翠钗摘下悬挂在一边,进一步强调了荔枝的美味和宫廷生活的奢华。 整首诗通过对荔枝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宫廷生活的想象和对这种珍稀水果的赞美。同时,也通过巧妙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荔枝的美味和珍贵。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遐方不许贡珍奇,密诏唯教进荔枝。
汉武碧桃争比得,枉令方朔号偷儿。
封开玉笼鸡冠湿,叶衬金盘鹤顶鲜。
想得佳人微启齿,翠钗先取一双悬。
巧裁霞片裹神浆,崖蜜天然有异香。
应是仙人金掌露,结成冰入蒨罗囊。
作者介绍 庾信简介
韩偓(约842年~约923年),晚唐五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其诗多写艳情,称为“香奁体”。

关键词解释

  • 鸡冠

    读音:jī guān

    繁体字:雞冠

    英语:cockscomb

    意思:(鸡冠,鸡冠)

     1.雄鸡头上的肉冠。
      ▶三国·魏·曹丕《与钟大理书》:“窃见玉书称美玉,白如截肪,黑譬纯

  • 玉笼

    读音:yù lóng

    繁体字:玉籠

    意思:(玉笼,玉笼)
    玉饰的鸟笼。亦用为鸟笼的美称。
      ▶《洞冥记》卷二:“勒毕国贡细鸟,以方尺之玉笼,盛数百头,形如大蝇,状似鹦鹉。”
      ▶宋·陈师道《木兰花》词:“谁

  • 衬金

    读音:chèn jīn

    繁体字:襯金

    意思:(衬金,衬金)
    施捨给僧道的钱物。衬,通“嚫”。
      ▶《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支衬钱五百文。”
      ▶顾学颉校注:“衬钱,即嚫钱。梵语谓施与为‘嚫’;所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