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升和》 夕惕若厉,钦奉弘基。

夕惕若厉,钦奉弘基。

意思:夜里也要提防危险,钦奉弘基。

出自作者[汉]汉乐府的《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升和》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用来赞美某个伟大时刻或伟大事件的,具体来说,它似乎是用来赞美某个重大的政治或历史事件,如国家的统一、岁月的更迭、文化的传承等。 首句“顾惟菲薄,纂历应期”,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进程的敬畏和对于未来的期待。这里的“纂历”指的是继承和发展历史,而“应期”则表示符合时机,顺应天意。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规律的尊重,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信念。 “中外同轨,夷狄来思”则表达了国家统一、文化繁荣的景象。这句话意味着国内外的各种力量都在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前进,各种文化也在相互融合,形成了一种和谐共处的氛围。同时,“夷狄来思”也表达了文化交流和融合的积极影响,使得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能在这个国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乐用崇德,礼以陈词”这两句则表达了道德和礼仪的重要性。音乐和礼仪是表达道德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道德和礼仪的重视,同时也表达了对和谐社会的追求。 “夕惕若厉,钦奉弘基”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去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期待。这句话意味着作者对于过去的成就感到敬畏,同时也对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这里的“惕若厉”表示时刻保持警惕,不断进步,“钦奉弘基”则表示尊重和继承伟大的事业。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对于历史规律的尊重,对于国家统一、文化繁荣的追求,对于道德和礼仪的重视,以及对于未来的期待。这些主题都体现了作者对于社会和历史的深刻理解,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积极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顾惟菲薄,纂历应期。
中外同轨,夷狄来思。
乐用崇德,礼以陈词。
夕惕若厉,钦奉弘基。

关键词解释

  • 夕惕若厉

    引用解释

    朝夕戒惧,如临危境,不敢稍懈。《旧唐书·代宗纪》:“朕主三灵之重,託群后之上,夕惕若厉,不敢荒寧。” 唐 李白 《明堂赋》:“而圣主犹夕惕若厉,惧人未安,乃目极于天,耳下于泉。”《三国演义》第七三回:“常恐殞越,辜负国恩;寤寐永嘆,夕惕若厉。”

    读音:xī tì ruò lì

  • 夕惕

    读音:xī tì

    繁体字:夕惕

    意思:谓至夜晚仍怀忧惧,工作不懈。
      ▶南朝·梁·沈约《立太子恩诏》:“夕惕寅畏,若寘渊谷。”
      ▶明·李东阳《送顾天锡员外审刑山西》诗:“夙兴念委託,夕惕怀艰辛。”参见“夕惕若厉”

  • 钦奉

    读音:qīn fèng

    繁体字:欽奉

    意思:(钦奉,钦奉)
    犹敬奉。
      ▶《后汉书•礼仪志上》“如故事”刘昭注引《博物记》载汉无名氏《孝昭冠辞》:“以承皇天之嘉禄,钦奉仲春之吉辰。”
      ▶《儒林外史》第三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