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大风》 复摇江海波,白日沈舟航。

复摇江海波,白日沈舟航。

意思:再摇江海波,白天沈船航。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大风》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风为对象,揭示了自然现象背后的深层含义。诗人通过描绘风的狂暴和无情,表达了对不公正世界的愤怒和不满。 首先,诗中描绘了昼夜不停的夜风,似乎永不停歇,无休无止。这种描述让人感受到风的肆虐和无情,同时也暗示了社会上的不公和不义。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描绘,表达了对天理无常的感叹,以及对公正世界的渴望。 其次,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树木繁荣,但风却破坏了它们的生长,进一步强调了风的暴虐和无情。这种描绘让人感受到风的破坏力,同时也让人思考了人类社会中的种种问题。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命的热爱,但同时也揭示了风的不合时宜和破坏性。这种对比让人思考了人类社会中的种种矛盾和冲突。 最后,诗人呼吁天帝惩罚风,斥责它出远方。这种表达体现了诗人对公正的追求和对正义的渴望。同时,诗人也揭示了风的罪行和恶行,让人思考了如何面对和解决社会中的种种问题。 整首诗充满了对公正和正义的追求,以及对不公和不义的批判。诗人通过描绘风的形象,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反思,同时也启示了人们如何面对和解决生活中的种种问题。这首诗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启示性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夜风昼不止,天理何可常。
正当春木荣,摆磨枝叶伤。
东皇务长养,乃值此物狂。
曷不诉於帝,斥之出远方。
风伯有罪五,孰肯进皂囊。
往时岁苦旱,救热雨欲滂。
吹之不使下,云雷遂深藏。
复摇江海波,白日沈舟航。
又卷关塞沙,千里填河隍。
拔木与退鷁,书传言已详。
今者天柔和,煦煦皆敷芳。
独尔何不仁,嚎怒事雄强。
既其背天时,诛殛固所当。
鸢鸣兼虎啸,助恶党亦昌。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摇江

    读音:yáo jiāng

    繁体字:搖江

    意思:(摇江,摇江)
    江河之侧以两舟相对,中间张网,摇小舟徐行以捕蟹,吴人称之为摇江。见宋·傅肱《蟹谱下•荡浦摇江》。

    解释:1.江河之侧以两舟相对

  • 沈舟

    读音:shěn zhōu

    繁体字:瀋舟

    意思:亦作“沉舟”。
     
     1.沉船于水中。
      ▶《史记•张仪列传》:“臣闻之,积羽沈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晋书•宣帝纪》:“帝盛兵多张

  • 海波

    读音:hǎi bō

    繁体字:海波

    英语:hypo

    意思:
     1.大海的波浪。
      ▶唐·方干《题睦州乌龙山禅居》诗:“人世驱驰方丈内,海波摇动一杯中。”
      ▶金·元好问《邓州城楼

  • 江海

    读音:jiāng hǎi

    繁体字:江海

    意思:
     1.江和海。
      ▶《荀子•劝学》:“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三国·魏·曹植《求通亲亲表》:“江海称其大者,以无所不容。”
      ▶唐·岑参《送张

  • 舟航

    读音:zhōu háng

    繁体字:舟航

    意思:
     1.船只。
      ▶《淮南子•主术训》:“大者以为舟航柱梁,小者以为楫楔。”
      ▶晋·左思《吴都赋》:“泛舟航于彭蠡,浑万艘而既同。”
      ▶唐·白居易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