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再和久旱望雨韵》 那忧日一食,正惧李三咽。

那忧日一食,正惧李三咽。

意思:那担忧天吃一次,正是害怕李三咽。

出自作者[宋]李弥逊的《再和久旱望雨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高田黄欲枯,下田青欲变》是一首描绘农村生活的诗,通过对高田、下田的景象、生活场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首联“高田黄欲枯,下田青欲变”,诗人以高田和下田的景象为引子,描绘了农村的季节变化。高田因干旱而逐渐枯黄,下田则因雨水的滋润而逐渐变青,这种鲜明的色彩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这也暗示了农村生活的艰辛和变化无常。 颔联“三更轳辘声,挈水急於电”,诗人以深夜轳辘的声响为背景,描绘了农村妇女汲水的场景。她们在三更时分就起床汲水,动作迅速如闪电,这种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农村妇女的勤劳和辛勤。 颈联“污池鱼不游,坎井蛙自见”,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农村的生活环境。污池中的鱼儿不愿游动,坎井里的青蛙只能自娱自乐。这种对比进一步强调了农村环境的恶劣,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在这种环境中仍然坚韧不拔的精神。 尾联“微云不成雨,但作眼中眩”,诗人以微云遮蔽月光的景象为结尾,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无奈和困惑。尽管天空中出现了微云,但并没有形成雨水,反而让人感到眼前一片模糊。这既是对农村生活困苦的无奈感叹,也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困惑和迷茫。 整首诗通过对农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通过描绘高田、下田、汲水、鱼儿、青蛙等生活场景,展现了农村生活的艰辛和坚韧,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困惑和迷茫。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高田黄欲枯,下田青欲变。
三更轳辘声,挈水急於电。
污池鱼不游,坎井蛙自见。
助苗更辞劳,人力讵能偏。
那忧日一食,正惧李三咽。
微云不成雨,但作眼中眩。

关键词解释

  • 三咽

    读音:sān yān

    繁体字:三咽

    意思:吞食三口。
      ▶《孟子•滕文公下》:“陈仲子岂不廉士哉!居于陵,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井上有李,螬食实者过半矣,匍匐往,将食之,三咽,然后耳有闻,目有见。”后以“三咽”作为求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