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白闍梨》 瓶锡倦西东,归来一榻空。

瓶锡倦西东,归来一榻空。

意思:瓶锡疲倦西东,回来一张床空。

出自作者[宋]陈师道的《赠白闍梨》

全文赏析

这首诗《瓶锡倦西东,归来一榻空。宗乘能自判,文学更兼通。讲彻夜堂月,定回枯树风。无从参净社,回首倦飞蓬。》是一首描绘诗人归隐后生活状态的诗。通过对诗人生活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热爱和对尘世的淡然态度。 首联“瓶锡倦西东,归来一榻空”,诗人以瓶锡为典故,表达了自己对尘世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瓶锡倦西东,意味着诗人已经厌倦了尘世的纷扰和奔波,渴望回归宁静的生活。归来一榻空,则描绘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状态,空荡荡的床榻上只有自己一人,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满足和自在。 颔联“宗乘能自判,文学更兼通”,描绘了诗人的学识和修养。宗乘能自判,表明诗人有深厚的佛学修养,能够独自领悟佛法真谛。文学更兼通,则表达了诗人对文学的热爱和造诣。这两句诗展示了诗人在归隐生活中仍然保持着对学问的追求和热爱。 颈联“讲彻夜堂月,定回枯树风”,描绘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场景。彻夜讲堂月,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们在讲堂上彻夜讨论学问的场景,月光洒在讲堂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氛围。定回枯树风,则描绘了诗人禅定后,枯树上的风声也变得柔和起来,表达了诗人对禅定的热爱和领悟。 尾联“无从参净社,回首倦飞蓬”,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感慨和对尘世的无奈。无从参净社,意味着诗人无法参与尘世中的净社活动,表达了对尘世的无奈和遗憾。回首倦飞蓬,则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眷恋和不舍,如同飞蓬一样飘荡不定,却又无法离开。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归隐后生活状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热爱和对尘世的淡然态度。诗人在尘世中经历了许多,最终选择了归隐的生活方式,体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追求。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学问的热爱和对禅定的追求,展现了诗人的精神世界和人格魅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瓶锡倦西东,归来一榻空。
宗乘能自判,文学更兼通。
讲彻夜堂月,定回枯树风。
无从参净社,回首倦飞蓬。

关键词解释

  • 西东

    读音:xī dōng

    繁体字:西東

    意思:(西东,西东)

     1.西方和东方。
      ▶汉·焦赣《易林•随之兑》:“两心不同,或欲西东。明论终始,莫适所从。”
      ▶宋·苏轼《虔州八境图》诗:“山水照人迷

  • 归来

    读音:guī lái

    繁体字:歸來

    英语:st 29

    意思:(归来,归来)

     1.回来。
      ▶《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反故居些!”唐·李白《长相思》诗:“不信妾肠断,归来看

  • 瓶锡

    读音:píng xī

    繁体字:瓶錫

    意思:(瓶锡,瓶锡)
    僧人所用的瓶钵和锡杖。亦借指僧侣或僧侣生涯。
      ▶五代·齐己《夏日荆渚书怀》诗:“中途息瓶锡,十载依公卿。”
      ▶唐·无名氏《济度寺尼萧法愿墓志》:

  • 东归

    读音:dōng guī

    繁体字:東歸

    意思:(东归,东归)
    指回故乡。因汉·唐皆都长安,中原、江南人士辞京返里多言东归。
      ▶三国·魏·曹操《苦寒行》:“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
      ▶唐·郑谷《送京参翁先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