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杂兴》 公孙谈治道,纯驳互失得。

公孙谈治道,纯驳互失得。

意思:公孙谈论治国之道,纯驳交错得失。

出自作者[宋]张镃的《杂兴》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扬汉代儒学对于治理国家的价值,以及公孙谈等儒学家对于治国的贡献。 首联“汉代嘉唐虞,欲以儒理国。”描绘了汉代对尧舜等古代圣王的崇敬,并希望以儒家思想来治理国家。这一联表达了儒家思想在汉代的重要地位,以及诗人对儒家思想的推崇。 颔联“公孙谈治道,纯驳互失得。”是对公孙谈的赞美,他试图以纯正或杂糅的方式治理国家,但结果却各有得失。这一联表达了公孙谈在治国方面的努力和尝试,同时也揭示了他的治国理念和策略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颈联“广大语尤害,开边心莫极。”表达了儒家思想中的“广大”之词可能会引起误解,导致开疆拓土无度,甚至引发战争。这一联提醒人们要谨慎对待儒家思想中的某些观点,以免误导治国政策。 尾联“无怪淮南谋,日夜惮汲直。”描绘了淮南王汲直日夜忧虑,担心自己的行为会违背儒家道德,从而表达了儒家道德对于治国的重要性。 全诗通过描绘公孙谈等儒学家在治国方面的努力和尝试,以及儒家道德对于治国的重要性,表达了诗人对儒学的推崇和对治国理政的思考。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于治国理政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思考的诗歌,它通过描绘历史人物和事件,表达了诗人对于治国理政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同时也展示了儒学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地位。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汉代嘉唐虞,欲以儒理国。
公孙谈治道,纯驳互失得。
广大语尤害,开边心莫极。
无怪淮南谋,日夜惮汲直。
东阁礼诸贤,脱粟自为食。
俗公此自文,后世有真识。

关键词解释

  • 公孙

    读音:gōng sūn

    繁体字:公孫

    意思:(公孙,公孙)

     1.诸侯之孙。
      ▶《仪礼•丧服》:“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不得祢先君;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不得祖诸侯。”
      ▶《汉书•惠帝纪》:“内外

  • 治道

    读音:zhì dào

    繁体字:治道

    意思:
     1.治理国家的方针、政策、措施等。
      ▶《礼记•乐记》:“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议对》:“夫驳议

  • 失得

    读音:shī de

    繁体字:失得

    意思:
     1.失和得。指事之当否、成败、利弊、优劣等。
      ▶《易•繫辞下》:“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
      ▶韩康伯注:“得其会则吉,乖其理则凶。”
      ▶孔颖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