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嘉兴永乐院檇李亭》 蒲根蛙怒嚎,城中乌夜鸣。

蒲根蛙怒嚎,城中乌夜鸣。

意思:蒲根青蛙生气嚎,城中乌夜鸣。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题嘉兴永乐院檇李亭》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吴越历史为题材,通过描绘吴王甲骨、千年檇李城、蒲根蛙嚎、孤亭钟磬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沧桑、岁月沉淀的感慨。 首联“土化吴王甲,骨朽越王兵”,直接描绘了吴王甲骨的化土和越王兵的消亡,象征着吴越历史的结束。颔联“五月菖蒲草,千年檇李城”,则通过描绘五月菖蒲的生长和千年檇李城的屹立,进一步表达了时间的沉淀和历史的厚重。颈联“蒲根蛙怒嚎,城中乌夜鸣”,通过描绘蒲根蛙的嚎叫和城中乌的夜鸣,生动地表现了吴越历史的悲凉和沧桑。尾联“吴越灭已久,客心空屏营”,点明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客居他乡的无奈。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情感深沉,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通过描绘吴越历史的变迁,作者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历史沧桑和岁月沉淀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中的“客心空屏营”也表达了作者对客居他乡的无奈和孤独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秀的咏史诗,通过描绘吴越历史,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土化吴王甲,骨朽越王兵。
五月菖蒲草,千年檇李城。
蒲根蛙怒嚎,城中乌夜鸣。
吴越灭已久,客心空屏营。
落日孤亭间,悠悠锺磬声。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蛙怒

    读音:wā nù

    繁体字:蛙怒

    意思:蛙鼓腹瞪眼,人以为发怒,故称。
      ▶宋·陆游《残春无几述意》诗之二:“草长增蛙怒,花空失蝶期。”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巧娘》:“今以诮谤难堪,聊作蛙怒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