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 我把两赤羽,来游燕赵间。

我把两赤羽,来游燕赵间。

意思:我把两个赤羽,来游燕赵一带。

出自作者[唐]李白的《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

全文赏析

这首诗《我把两赤羽,来游燕赵间。天狼正可射,感激无时闲。》充满了豪情壮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参与愿望。诗中提到的天狼星象征着侵略的敌人,而诗人表示要像射天狼一样,勇敢地面对国家的困难和挑战。 “观兵洪波台,倚剑望玉关。”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对国家军队的关注,他站在高台上观看军队的操练,倚剑远望玉关的安危,表现出他的责任感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请缨不系越,且向燕然山。”这里诗人表示自己虽然不能像越地英雄那样被授予重任,但他仍然会向燕然山进发,为国家尽一份力。 “风引龙虎旗,歌钟昔追攀。”这两句诗描绘了军队的壮丽景象,龙虎旗飘扬,战士们高歌猛进,诗人也跟随着他们一同前进。 “击筑落高月,投壶破愁颜。”这两句诗则表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他与战友们一同击筑高歌,欢庆胜利,投壶游戏也消解了他们的忧愁。 最后,“遥知百战胜,定扫鬼方还。”诗人坚信他们一定能够战胜敌人,扫平鬼方,表现出他的胜利信心和雄心壮志。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参与愿望,以及对胜利的坚定信念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这首诗充满了豪情壮志,展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英雄气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我把两赤羽,来游燕赵间。
天狼正可射,感激无时闲。
观兵洪波台,倚剑望玉关。
请缨不系越,且向燕然山。
风引龙虎旗,歌钟昔追攀。
击筑落高月,投壶破愁颜。
遥知百战胜,定扫鬼方还。
作者介绍 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关键词解释

  • 燕赵

    读音:yān zhào

    繁体字:燕趙

    意思:(燕赵,燕赵)

     1.指战国时燕·赵二国。亦泛指其所在地区,即今河北省北部及山西省西部一带。
      ▶《史记•春申君列传》:“王之地一经两海,要约天下,是燕·赵无齐·

  • 赤羽

    读音:chì yǔ

    繁体字:赤羽

    意思:
     1.赤色羽毛。
      ▶《尔雅•释鸟》“鶾,天鸡”晋·郭璞注:“鶾鸡,赤羽。”
      ▶邢昺疏:“鶾,名天鸡,赤羽之鸟也。”
     
     2.指羽毛赤色的禽鸟。

  • 游燕

    读音:yóu yàn

    繁体字:游燕

    意思:(参见游讌,游醼,游燕,游讌)
    同“游宴”。
     游乐。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陛下逐走兽,射蜚鸟,弘游燕之囿,淫纵恣之观,极驰骋之乐,自若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