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范静之迁威州(四首)》 万里巴江水,相思猿狖鸣。

万里巴江水,相思猿狖鸣。

意思:万里巴江水,相思猿猴子叫声。

出自作者[明]徐祯卿的《送范静之迁威州(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范巨卿的高尚品格和公正处理讼案的能力。诗中通过对范巨卿的描述,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吾怜范巨卿,悃愊不邀名”直接点明主题,诗人对范巨卿的诚实、朴实、不追求名声的高尚品格表示了深深的敬意。这句诗也暗示了范巨卿在处理讼案时,也是以公正、诚实为原则,不追求名声和利益。 “作吏竹林下,清风讼狱平”描绘了范巨卿在竹林下做官,以清廉公正处理讼案的场景,进一步表达了对他的赞美。 “与君同得罪,独窜夜郎城”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里可能是在暗示范巨卿因为公正处理讼案而得罪了某些人,被迫逃到夜郎城。这进一步突显了范巨卿的高尚品格。 “万里巴江水,相思猿狖鸣”以巴江水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猿猴的哀鸣更增添了诗的哀婉之情,使人感受到诗人的孤独和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范巨卿的赞美,表达了对公正、诚实品格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和恰当的比喻,使得诗歌更加具有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吾怜范巨卿,悃愊不邀名。
作吏竹林下,清风讼狱平。
与君同得罪,独窜夜郎城。
万里巴江水,相思猿狖鸣。
¤
作者介绍 徐祯卿简介
徐祯卿(1479-1511年),字昌谷,一字昌国,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常熟梅李镇,后迁居吴县。明代文学家,被人称为“吴中诗冠”,是吴中四才子(亦称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徐祯卿天性聪颖,擅长文理,人称“家不蓄一书,而无所不通”。早年学文于吴宽,学书法于李应祯。在文学流派上,与李梦阳、何景明、康海、王九思、边贡和王廷相并成为“前七子”,强调文章学习秦汉,古诗推崇汉魏,近体宗法盛唐,王世贞《艺苑卮言》内引有“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

关键词解释

  • 万里

    读音:拼音:wàn lǐ 五笔:dnjf

    万里的解释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6*
  • 江水

    读音:jiāng shuǐ

    繁体字:江水

    英语:river

    意思:即长江。
      ▶《淮南子•墬形训》:“何谓六水?曰河水、赤水、辽水、黑水、江水、淮水。”
      ▶高诱注:“江水出岷山。”<

  • 相思

    读音:xiāng sī

    繁体字:相思

    英语:love knot

    意思:
     1.彼此想念。后多指男女相悦而无法接近所引起的想念。
      ▶汉·苏武《留别妻》诗:“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