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杂感》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意思:仙佛茫茫两不成,只知道独夜不平衡响。

出自作者[清]黄景仁的《杂感》

全文创作背景

黄景仁的《杂感》的创作背景主要源于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郁结。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黄景仁二十岁,正值青春盛年,但他已经在生活中遭受了许多困顿和挫折。他的诗歌多表达悲苦和愤懑之情,这种情感在《杂感》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诗中,他回顾自己二十年的人生,感到意有所郁结,无法通达,因此发出不平的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作者介绍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

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

黄景仁诗负盛名,和王昙并称“二仲”,和洪亮吉并称“二俊”,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集》、《西蠡印稿》。

关键词解释

  • 仙佛

    读音:xiān fó

    繁体字:仙佛

    意思:指道教与佛教。
      ▶清·薛福成《庸盦笔记•江南某生神游兜率天宫》:“窃观苍苍者,实系清虚之气,而仙佛诸家皆有天宫之说,何也?”

    解释:1.指道教

  • 不平

    读音:bù píng

    繁体字:不平

    短语:左袒 偏心 偏听偏信 偏袒 厚此薄彼 不公 偏

    英语:grievance

    意思:
     1.不均平;不公正。
     

  • 茫茫

    读音:máng máng

    繁体字:茫茫

    短语:开阔 空旷 广漠 瀚 浩荡 无垠 氤氲 无量 苍茫 浩瀚 无边 广阔 漫无边际 广 浩淼 辽阔 广大 旷 弥漫 一望无际 宽阔 荒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