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中夜叹》 呜呼吾君至仁厚,一言罢行水赴壑。

呜呼吾君至仁厚,一言罢行水赴壑。

意思:噢我你仁慈厚道,一句话罢除行水到沟壑。

出自作者[宋]敖陶孙的《中夜叹》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一种理想社会状况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忧虑,对那些正直善良、有志之士的同情,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愤慨。 首先,作者描绘了主人公的胸怀和气质。主人公胸中空旷落寞,却有愁无处可施,这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忧虑。而“比来有酒三扪膺,突兀又似堆衡霍”一句,则表达了主人公在酒后的豪情壮志和激昂情绪。 接着,作者描绘了主人公面对社会现实的反应。他看到路边的俗子们满眼都是,举扇遮蔽灰尘,如同白日之下杀仇敌一样,让人感到厌恶。这反映了作者对社会风气的批判。 然后,作者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对世道人心的看法。他不满意那些獐头鼠目、动辄欺侮人的小人,认为他们背地里轻薄无行。同时,他也批评那些放弃道德、被束缚于礼教的人,认为他们没有苦难也会被束缚。 接下来,作者描绘了主人公对中原战争的忧虑,以及对八陵被毁的悲痛。他希望主人公能够有所作为,但主人公却无力改变现状。这反映了作者对历史悲剧的哀悼和对主人公的同情。 最后,作者描绘了主人公的理想和行动计划。他希望君王能够仁厚待人,一言一行都能造福百姓。他建议恢复雷塘和勺陂等水利设施,创建一司来管理这些设施,并迅速填补牛犁居屋等空缺。这表达了作者对主人公的鼓励和支持,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社会治理的理想和期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忧虑和对正直善良、有志之士的同情和支持。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悲剧的哀悼和对社会治理的理想和期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臞庵胸中空濩落,正尔有愁无处著。
比来有酒三扪膺,突兀又似堆衡霍。
道边俗子略满眼,举扇障尘不容却。
正如白日杀快雠,草草九衢面皆恶。
不应叔末尽鬼魅,世道如此我何乐。
獐头鼠目动侮人,貌敬逡巡背轻薄。
其馀边幅辍周孔,汝身无苦何遭缚。
中原干戈六十载,八陵玉座尘漠漠。
假君无力堪汛扫,渠可忘忧置恢拓。
屯田边壘差易事,三十馀年束高阁。
呜呼吾君至仁厚,一言罢行水赴壑。
雷塘勺陂可复请,专创一司足经略。
牛犁居屋旋填补,虎士编氓间参错

关键词解释

  • 仁厚

    读音:rén hòu

    繁体字:仁厚

    短语:以德报怨 息事宁人 诚朴 朴实 淳厚 隐恶扬善 人道 淳朴 憨 宽厚 朴 不念旧恶 淳

    英语:clemency

    意思:<

  • 呜呼

    读音:wū hū

    繁体字:嗚呼

    短语:故去 身故 卒 殁 寿终正寝 咽气 死去 谢世 断气 溘然长逝 故 长眠 亡 完蛋 弃世 凋谢 逝世 永诀 粉身碎骨 去世 与世长辞 亡故 薨 死亡 逝 殒

  • 至仁

    引用解释

    1.最大的仁德。《庄子·天运》:“曰:‘谓问至仁?’ 庄子 曰:‘至仁无亲。’”《孔子家语·屈节解》:“躬敦厚,明亲亲,尚篤敬,施至仁,加恳诚,致忠信,百姓化之。”

    2.指最有仁德的人。《孟子·尽心下》:“仁人无敌於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读音:zhì rén

  • 行水

    读音:xíng shuǐ

    繁体字:行水

    英语:flowing water

    意思:I

     1.行于水上。
       ▶《周礼•考工记序》:“作车以行陆,作舟以行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