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偁上人干造延寿院乞颂》 底意欲从何处问,毗耶居士饱相知。

底意欲从何处问,毗耶居士饱相知。

意思:到底想从什么地方问,毗耶居士饱相知。

出自作者[宋]释正觉的《偁上人干造延寿院乞颂》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丛林中的清净禅堂,以及堂中的老病师傅独自修行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诗人传达出了一种静谧、内省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修行者的孤独、专注和内心的宁静。 首联“丛林百丈有清规,特设堂安老病师。”描绘了丛林中的禅堂,以及专为老病师傅设立的安静修行场所。“清规”二字表明了丛林中的严谨戒律和修行者们的清净生活。 颔联“隐几虚心还自照,炷香孤坐绝他思。”进一步描绘了老病师傅的修行状态,他靠着几案,虚心内省,独自坐着,专注于修行,断绝了其他的思绪。这里的“隐几”和“孤坐”形象地表现了修行者的孤独和专注。 颈联“妙穷正念空三世,净洗余昏月一墀。”则用更加抽象的意象表达了修行的境界。“妙穷正念”指的是修行者已经领悟到了真正的念力,“空三世”则表明他已经超越了时间的限制。而“净洗余昏月一墀”则形象地表现了修行者内心的清净和明亮。 尾联“底意欲从何处问,毗耶居士饱相知。”则是诗人对于修行者内心世界的探寻。他问道,这位毗耶居士的内心意图该从哪里去探寻呢?而这也暗示了修行者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他的内心世界已经不再是普通人所能理解的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营造出一种静谧、内省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修行者的孤独、专注和内心的宁静。同时,诗人也通过对于修行者内心世界的探寻,表达了对于修行境界的理解和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丛林百丈有清规,特设堂安老病师。
隐几虚心还自照,炷香孤坐绝他思。
妙穷正念空三世,净洗余昏月一墀。
底意欲从何处问,毗耶居士饱相知。

关键词解释

  • 意欲

    读音:yì yù

    繁体字:意欲

    短语:待 盘算 打算 计 试图 算计 计算 准备 拟 计较 刻划

    英语:conation

    意思:(参见意慾)

  • 居士

    读音:jū shì

    繁体字:居士

    英语:kulapati

    意思:
     1.古代称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人。
      ▶《礼记•玉藻》:“居士锦带。”
      ▶郑玄注:“居士,道艺处士也。

  • 相知

    读音:xiāng zhī

    繁体字:相知

    英语:bosom friend

    意思:
     1.互相瞭解,知心。
      ▶《楚辞•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晋

  • 何处

    读音:hé chǔ

    繁体字:何處

    英语:where

    意思:(何处,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
      ▶《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唐·王昌龄《梁苑》诗:“万乘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