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又是和夜雨宿村舍》 草秽竞禾长,从人借鉏耰。

草秽竞禾长,从人借鉏耰。

意思:荒草竞相禾苗长,向别人借锄耰。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又是和夜雨宿村舍》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久雨成灾,农民生活困苦的诗。诗人通过夜闻屋中人的叹息,描绘了农民在春播时节,因雨水过多而无法正常播种的困境。他们不得不向外求助,借用锄头等工具,冒着烈日劳作。然而,草木疯长,洪水泛滥,使得庄稼无收,生活艰难。诗人感叹自己缺乏技能,无法改变这种困境,对农民的生活充满了同情和忧虑。 诗歌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如“沧海溢”、“蚕栗浮陵丘”等,形象地表现了洪水泛滥的场景。同时,诗人通过“贩鬻固所昧,敢诧市井游”等语句,表达了自己对市井生活的陌生和不安,进一步凸显了农民生活的困苦。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农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忧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积雨久未阕,岂徒行客忧。
夜闻屋中人,叹息悲田畴。
方春播殖时,种食皆外求。
鞭诃犯赤日,酷烈惭羸牛。
草秽竞禾长,从人借鉏耰。
晨薅载星起,日闇未能休。
岂无一时勤,所觊岁有秋。
今兹昏垫灾,大野成洪流。
直疑沧海溢,蚕栗浮陵丘。
昔时百丈原,泛泛皆挐舟。
乔木失端杪,饥鸟下无投。
黍稷沈黄泥,圭谷安可收。
嗟予乏技能,无以易糠麰。
贩鬻固所昧,敢诧市井游。
欲依盗贼群,丑不闲戈矛。
已载任天地,无益徒为愁。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从人

    读音:cóng rén

    繁体字:從人

    英语:squire

    意思:(从人,从人)
    I

     1.随从;僕从。
       ▶《墨子•备城门》:“从人非亓故人。”
       ▶孙诒

  • 草秽

    读音:cǎo huì

    繁体字:草穢

    意思:(草秽,草秽)
    亦作“艹秽”。
     见“草薉”。
      ▶《三国志•吴志•孙皓传》:“天玺元年,吴郡言临平湖自汉末草秽壅塞,今更开通。”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

  • 长从

    读音:cháng cóng

    繁体字:長從

    意思:(长从,长从)
    长而粗大的树干。古代在战争中用以撞击。
      ▶《墨子•备城门》:“木大二围,长丈二尺以上,善耿其本,名曰长从。”
      ▶岑仲勉注:“从,按即枞字,

  • 鉏耰

    读音:chú yōu

    繁体字:鉏耰

    意思:亦作“鉏櫌”。
     
     1.鉏和耰。锄田去草和碎土平地的农具。
      ▶《史记•秦始皇本纪》:“鉏櫌棘矜,非锬于句戟长鎩也。”
      ▶南朝·梁武帝《藉田》诗:“公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