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洛阳桥》 跨海为桥布石牢,那知直下压灵鳌。

跨海为桥布石牢,那知直下压灵鳌。

意思:跨海为桥布石牢,那知直下压灵鳌。

出自作者[宋]陈傅良的《洛阳桥》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一座桥的壮丽景象,表达了对这座桥的敬仰之情。 首联“跨海为桥布石牢,那知直下压灵鳌。”描绘了桥的雄伟气势和壮观景象,仿佛是一座跨越海洋的巨大石牢,其直插海底的气势压得灵鳌无法动弹。这里的“灵鳌”是传说中大禹治水时用来镇压海中妖怪的巨龟,这里用来形容桥的巨大和稳固。 颔联“基连岳屿规模壮,势截渊潭气象豪。”进一步描绘了桥的规模和气势,其基础连接着山岳和岛屿,气势截断了深渊和潭水,展现出壮丽的景象。 颈联“铁马著行横绝漠,玉鲸张鬣露寒涛。”则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桥比作铁马横越沙漠,又将桥下的鲸鱼比作玉鲸露出的寒涛。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桥的雄壮和气势。 最后,“缣图已幸天颜照,应得元丰史笔褒。”表达了作者对这座桥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这座桥将会得到历史的赞美。这里的“缣图”指的是记录实物的图画,“天颜”指的是皇帝的脸庞,“元丰”是宋朝的一个年号,暗示了这首诗是在元丰年间创作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比喻,展现了桥的壮丽景象和雄壮气势,表达了对这座桥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这座桥将会得到历史的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跨海为桥布石牢,那知直下压灵鳌。
基连岳屿规模壮,势截渊潭气象豪。
铁马著行横绝漠,玉鲸张鬣露寒涛。
缣图已幸天颜照,应得元丰史笔褒。

关键词解释

  • 跨海

    引用解释

    跨越大海。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列子》有移山跨海之谈,《淮南》有倾天折地之説。”《隋唐演义》第三九回:“妾等各处寻觅不见,那晓得陛下跨海而游。” 阿英 《关于郑成功的二三事》:“克服了一切困难,跨海收复了当时为 荷兰 人侵占的 中国 土地-- 台湾 。”

    读音:kuà hǎi

  • 灵鳌

    引用解释

    神话传说中的巨龟。语出《楚辞·天问》:“鼇戴山抃,何以安之?” 王逸 注引《列仙传》:“有巨灵之鼇,背负 蓬莱之山 而抃舞。” 三国 魏 曹植 《远游篇》:“灵鼇戴 方丈 ,神岳儼嵯峩!” 唐 李商隐 《韩碑》诗:“碑高三丈字如斗,负以灵鼇蟠以螭。” 元 周权 《九日偕友登东岩定香寺》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