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丁卯元日十首》 野老相逢谈圣德,散斋蔬素到燔柴。

野老相逢谈圣德,散斋蔬素到燔柴。

意思:村民见面谈圣德,散斋菜素到燔柴。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丁卯元日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皇帝的仁德之政,表达了百姓对皇帝的感恩之情。 首句“北关南荡霁华开,辇御端门肆眚回”,描绘了皇帝赦免罪人,打开城门,让百姓得以自由出入的场景。其中,“北关南荡”指的是城北的关卡和城南的湖泊,“霁华开”则描绘了阳光照耀下城门和湖泊的美丽景象。 “野老相逢谈圣德,散斋蔬素到燔柴”,描述了百姓在路上遇到老人家,他们在一起谈论皇帝的圣德,表达了对皇帝的敬仰之情。同时,他们也因为散斋蔬素而感到内心的满足和感恩。 整首诗通过描绘皇帝的仁政和百姓的感恩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皇帝的赞美和对社会和谐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百姓生活的关注和对社会公正的追求。 在语言和风格上,这首诗采用了朴素、自然的语言,表达了真挚的情感,给人以亲切、真实的感觉。同时,诗中也运用了一些象征和比喻的手法,如“散斋蔬素到燔柴”,形象地表达了百姓对皇帝的敬仰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北关南荡霁华开,辇御端门肆眚回。
野老相逢谈圣德,散斋蔬素到燔柴。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圣德

    读音:shèng dé

    繁体字:聖德

    意思:(圣德,圣德)
    犹言至高无上的道德。一般用于古之称圣人者。也用以称帝德。
      ▶《史记•五帝本纪》:“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僕,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
      ▶《后汉书

  • 散斋

    读音:sàn zhāi

    繁体字:散齋

    意思:(散斋,散斋)
    见“散齐”。

    详细释义:1.斋戒期满。唐?白居易?五月斋戒罢宴彻乐闻韦宾客皇甫郎中饮会亦稀又知欲携酒馔出斋先以长句呈谢诗:

  • 野老

    读音:yě lǎo

    繁体字:野老

    英语:farmer

    意思:村野老人。
      ▶南朝·梁·丘迟《旦发渔浦潭》诗:“村童忽相聚,野老时一望。”
      ▶唐·杜甫《哀江头》诗:“少陵野老吞声哭,春

  • 相逢

    读音:xiāng féng

    繁体字:相逢

    短语:撞见 碰到 遇见 赶上 遇到

    英语:come across

    意思:彼此遇见;会见。
      ▶汉·张衡《西京赋》:“跳

  • 燔柴

    读音:fán chái

    繁体字:燔柴

    英语:a holocaust (an ancient rite of worshiping Heaven)

    意思:
     1.古代祭天仪式。将玉帛、牺牲等置于积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