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怀阮亭》 神智寺,骊歌唱。

神智寺,骊歌唱。

意思:神智慧寺,骊唱歌。

出自作者[清]陈维崧的《怀阮亭》

全文赏析

这首词上阙开头“隋帝宫门,杨柳岸、春浓花涨。”三句写隋炀帝时的豪华景象和春天浓烈的景色,为后面的抒情做铺垫。“曾密报、杜家书记,平安无恙。”三句,写作者与杜书记之间曾有秘密通讯,报告平安无事,表达了作者对他的关心和挂念。“相赏每多松石意,此情原在钱刀上。”二句,写作者与杜书记互相欣赏,情意深厚,但这种感情并非建立在金钱利益之上,而是建立在真诚友谊和互相欣赏的基础之上。“记红桥风月六年游,皆君饷。”二句,回忆六年来一起游览红桥风月的情景,都是杜书记招待自己,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杜书记的感激之情。 下阙“瓜果宴,离旌漾;神智寺,骊歌唱。”四句,分别描绘了宴会的丰盛,离别的悲伤,寺庙的神秘和骊歌的唱响,生动展现了作者与杜书记分离的场景。“任吴霜鬓里,渐为君酿。”二句,表达了作者对杜书记的思念之情,渐渐为他酿成了白发。“谩说休文围带减,吾年四十还须杖。”二句,作者自嘲自己已经四十岁,需要拄杖行走,但即便如此,仍然不忘与杜书记一起论诗谈词。“夜阑时梦汝帽檐斜,论诗状。”二句,写作者在夜晚梦见杜书记帽檐斜斜,一起谈论诗歌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杜书记的思念之情。 整首词情感真挚,表达细腻,通过对过去经历的回忆,展现了作者与杜书记之间深厚的情谊和离别后的思念之情。同时,词中也流露出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岁月的无奈。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隋帝宫门,杨柳岸、春浓花涨。
曾密报、杜家书记,平安无恙。
相赏每多松石意,此情原在钱刀上。
记红桥风月六年游,皆君饷。
瓜果宴,离旌漾。
神智寺,骊歌唱。
任吴霜鬓里,渐为君酿。
谩说休文围带减,吾年四十还须杖。
夜阑时梦汝帽檐斜,论诗状。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

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关键词解释

  • 骊歌

    读音:lí gē

    繁体字:驪歌

    英语:a song of farewell

    意思:(骊歌,骊歌)
    告别的歌。
      ▶南朝·梁·刘孝绰《陪徐僕射晚宴》诗:“洛城虽半掩,爱客待骊歌。”

  • 神智

    读音:shén zhì

    繁体字:神智

    英语:mind; intellect

    意思:
     1.精神智慧;意识。
      ▶晋·陶潜《感士不遇赋》:“禀神智以藏照,秉三五而垂名。”
      ▶北

  • 歌唱

    读音:gē chàng

    繁体字:歌唱

    短语:称道 赞赏 赞 赞叹 称颂 颂扬 赞许 嘉许 抬举 誉 褒扬 夸 赞扬 赞颂 咏赞 夸奖 赞美 称许 褒奖 嘉 颂 赞誉 叫好 许 称誉 褒 称 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