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马湘兰挽歌词》 描兰写竹寄卿卿,遗墨都疑泪染成。

描兰写竹寄卿卿,遗墨都疑泪染成。

意思:描摹兰写竹寄你你,给墨都怀疑泪染成。

出自作者[明]王稚登的《马湘兰挽歌词》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兰竹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爱情的向往。 首句“描兰写竹寄卿卿,遗墨都疑泪染成”,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兰竹,将它们作为情感的载体,寄予了对卿卿的深深情意。这里的“描”字,形象地描绘出诗人用心描绘兰竹的情景,表现出他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而“遗墨”则暗示了诗人曾经多次描绘这些兰竹,但每一次都像是带着泪水,充满了情感和思念。 第二句“不遇西川高节度,平康浪得较书名”,诗人借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对爱情未能如愿的无奈和遗憾。这里的“西川高节度”指的是唐代著名文人韦庄曾任西川节度使掌书记的典故,而“平康”则是指唐代长安平康坊妓乐聚居之地。诗人通过这个典故,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但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如愿,只能将情感寄托于文字之中。 整首诗以兰竹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爱情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诗人通过典故和生动的描绘,将情感和意象融为一体,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深情而感人的诗篇,它以兰竹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爱情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描兰写竹寄卿卿,遗墨都疑泪染成。
不遇西川高节度,平康浪得较书名。
作者介绍
王稚登是明朝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作品清新自然,富有情感色彩,被誉为“江南诗派”代表之一。同时,他还是一位文化人、教育家,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以下是对王稚登的评价:
诗歌天才:王稚登的诗歌作品给人以自由、清新、自然的感觉,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他的诗歌风格自由奔放,常常运用对比、夸张等手法,表现出了强烈的情感和生命力。
教育家:王稚登也是一位很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他主张崇尚天人合一的教育,认为不仅要注重智慧的培养,还要重视心灵的培养。他在教育理念方面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王稚登在文学、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他的成就不仅体现了个人天赋的优异,也反映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热爱。王稚登是一位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的知名人物,他在承传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关键词解释

  • 遗墨

    读音:yí mò

    繁体字:遺墨

    英语:letters, manuscripts, scrolls of painting or calligraphy, etc. left behind by the deceased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