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酬江西卢端公蓝口阻风见寄之什》 还似郢中歌一曲,夜来春雪照西楼。

还似郢中歌一曲,夜来春雪照西楼。

意思:还似郢中唱一首歌,夜来春雪照西楼。

出自作者[唐]许浑的《酬江西卢端公蓝口阻风见寄之什》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乘船游览,通过描绘携刀笔泛舟、风高桂楫留、郢中歌一曲等情景,展现了作者在风高蓝口之际,携带着笔墨刀具,乘船游览风景的场景。同时,诗中也融入了春雪照西楼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欣赏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首句“又携刀笔泛膺舟”中,“携刀笔”暗示了作者准备在游览过程中记录所见所闻,表达了作者对这次游览的重视和期待。“泛膺舟”则描绘了泛舟的场景,船在水中漂荡,给人一种自由自在的感觉。 “蓝口风高桂楫留”一句中,“风高”描绘了蓝口风大的情景,给人一种紧张而富有刺激感的氛围。“桂楫留”则表达了船家在风高浪急的情况下选择停泊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 “还似郢中歌一曲”一句中,“郢中歌”典出《楚辞》,原意是形容诗歌优美动听,这里用来比喻作者在游览过程中的所见所感。“一曲”则表达了作者将这些所见所感记录下来,形成一篇优美的文章或诗歌的愿望。 最后,“夜来春雪照西楼”一句中,“春雪”象征着春天的美好和纯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照西楼”则描绘了雪后阳光照在西楼的场景,给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感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泛舟蓝口风高时的情景,以及春雪照西楼的美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之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又携刀笔泛膺舟,蓝口风高桂楫留。
还似郢中歌一曲,夜来春雪照西楼。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关键词解释

  • 夜来

    读音:yè lái

    繁体字:夜來

    英语:yesterday

    意思:(夜来,夜来)

     1.入夜。
      ▶唐·杜甫《遣怀》诗:“夜来归鸟尽,啼杀后栖鸦。”
     
     2.

  • 郢中

    读音:yǐng zhōng

    繁体字:郢中

    意思:郢都。借指古楚地。
      ▶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史记•楚世家》:“﹝齐﹞相曰:‘不可,郢中立王

  • 来春

    读音:lái chūn

    繁体字:來春

    意思:(来春,来春)
    明年春天。
      ▶汉·荀悦《汉纪•宣帝纪三》:“田事废业无余积,虽羌虏必破,来春民必困乏。”
      ▶唐·白居易《四十五》诗:“或拟庐山下,来春结草堂。

  • 雪照

    读音:xuě zhào

    繁体字:雪照

    意思:用雪的反光来照明。谓苦学。
      ▶唐·方干《偶作》诗:“夜学事须凭雪照,朝厨争奈绝烟何。”参见“雪窗萤几”。

    解释:1.用雪的反光来照明。谓苦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