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分类
作者
诗文热榜
课本古诗
词牌名
合称
古籍
首页
《扫花游/扫地游》
怕凉声、又催秋暮。
怕凉声、又催秋暮。
意思:
怕凉声、又催秋天傍晚。
出自作者[宋]王沂孙的《扫花游/扫地游》
全文创作背景
王沂孙的《扫花游》的创作背景与他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他生活在宋朝灭亡之际,这个时期社会动荡,许多文人雅士都选择隐居避世。王沂孙也是其中之一,他归隐故乡绍兴,这首词就是他在归乡期间创作的。词中通过描绘秋天景象,表达了词人内心的隐微情感和归乡后的复杂心境,同时也流露出对故国旧事的思念和怀旧之情。
相关句子
雁咽凉声,寂寞芙蓉院。
--
出自《拜星月慢·漏阁闲签》作者:[宋]陈允平
叶叶凉声,未省来何许。
--
出自《蝶恋花·秋到双溪溪上树》作者:[宋]冯取洽
乱点洒庭芜,凉声集井梧。
--
出自《夏秋之交久不雨方以旱为忧忽得甘澍喜而有作》作者:[宋]陆游
渺凉声、箾槮梧井,乱零枫浦。
--
出自《贺新郎·玉宇□蓬户》作者:[宋]廖行之
爽气连灯湿,凉声得树兼。
--
出自《夏夜山中喜雨》作者:[宋]赵湘
凉声绕松梢,披襟可徘徊。
--
出自《秋旱得雨》作者:[宋]王炎
和泪语娇声又颤。
--
出自《蝶恋花·绿水波平花烂漫》作者:[宋]张先
风猎紫荷声又紧。
--
出自《渔家傲·昨日采花花欲尽》作者:[宋]欧阳修
石城晓,数声又递寒砧。
--
出自《凤凰台上忆吹箫·劝客新楼》作者:[宋]彭履道
梦破梅花,角声又报春阑。
--
出自《一萼红·拥孤衾》作者:[宋]刘天迪
秋到未几时,蝉声又无数。
--
出自《曲江感秋二首》作者:[唐]白居易
催秋老。
--
出自《渔家傲·九日欢游何处好》作者:[宋]欧阳修
暮雨催秋馆,长风冷菊枝。
--
出自《闻京东有警》作者:[明]宋登春
朝暮几回新,何用催秋老。
--
出自《洋州三十景·蓼屿》作者:[宋]鲜于侁
宿雨催秋物,清风卷岁华。
--
出自《独坐郡圃北齐》作者:[宋]宋庠
日暮下山来,千山暮钟发。
--
出自《龙门八咏·渡水》作者:[唐]刘长卿
朝烟山蒙蒙,暮霭山{上四下暮}{上四下暮}。
--
出自《题新乐铺铺在滩头》作者:[宋]赵蕃
南浦归帆暮。
--
出自《金缕曲 泊南浦》作者:[元]梁寅
天远青山暮。
--
出自《点绛唇·明月茫茫》作者:[宋]吴文英
羽骑暮连翩。
--
出自《学古诗》作者:[南北朝]何逊
斜阳暮。
--
出自《点绛唇·古寺萧条》作者:[元]刘秉忠
暮天碧。
--
出自《兰陵王 岁晚忆王彦强而作》作者:[元]邵亨贞
暮天碧。
--
出自《兰陵王 岁晚忆王彦强而作》作者:[元]邵亨贞
诗句原文
卷帘翠湿,过几阵残寒,几番风雨。
问春住否。
但匆匆暗里,换将花去。
乱碧迷人,总是江南旧树。
谩凝伫。
念昔日采香,今更何许。
芳径携酒处。
又荫得青青,嫩苔无数。
故林晚步。
想参差渐满,野塘山路。
倦枕闲床,正好微曛院宇。
送凄楚。
怕凉声、又催秋暮。
作者介绍
王沂孙,生卒年不详,字圣与,又字咏道,号碧山,又号中仙,因家住玉笥山,故又号玉笥山人,南宋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大约生活在1230年至1291年之间,曾任庆元路(路治今宁波鄞州)学正。
王沂孙工词,风格接近周邦彦,含蓄深婉,如《花犯·苔梅》之类。其清峭处,又颇似姜夔,张炎说他“琢语峭拔,有(姜)白石意度”。尤以咏物为工,如《齐天乐·蝉》、《水龙吟·白莲》等,皆善于体会物象以寄托感慨。其词章法缜密,在宋末格律派词人中是一位有显著艺术个性的词家,与周密、张炎、蒋捷并称“宋末词坛四大家”。
词集《碧山乐府》,一称《花外集》,收词60余首。主要词作有《天香·龙涎香》、《齐天乐·蝉》、《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眉妩·新月》、《长亭怨慢·重过中庵故园》、《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等
关键词解释
凉声
读音:
liáng shēng
繁体字:
涼聲
意思:
(凉声,凉声)
悲凉肃杀的声音。
▶明·文徵明《冬夜》诗:“凉声度竹风如雨,碎影摇窗月在松。”
解释:
1.悲凉肃杀的声音。
凉声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