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立春》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意思:巫峡冷江那对眼睛,杜陵远道而来的客人不悲伤。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立春》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春日为背景,通过描绘春天的蔬菜和回忆两京的梅花,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首句“春日春盘细生菜”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盘子里放着一些细小的生菜,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这种描绘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 “忽忆两京梅发时”一句,作者回忆起在两京(长安和洛阳的旧称)时,梅花盛开的季节,让人不禁想起了过去的时光。梅花是春天的象征,也是作者对过去的怀念。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这两句描绘了精美的餐具和新鲜的蔬菜,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精致生活的向往。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作者在夔州(今重庆奉节)这个偏远的地方,面对着巫峡和杜陵(长安的象征),不禁感到悲伤和迷茫。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渴望写诗表达情感的心情。虽然作者不知道未来会去哪里,但他还是唤儿子找纸来写诗,表达他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以春日为背景,通过描绘春天的蔬菜和回忆两京的梅花,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寒江

    读音:hán jiāng

    繁体字:寒江

    意思:称秋冬季节的江河水面。
      ▶南朝·梁·何逊《夕望江桥示萧咨议杨建康江主簿》诗:“旅人多忧思,寒江复寂寥。”
      ▶唐·柳宗元《江雪》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杜陵

    读音:dù líng

    繁体字:杜陵

    英语:Duling Mausoleum

    意思:
     1.地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古为杜伯国。
      ▶秦置杜县,汉宣帝筑陵于东原上,因名杜陵。并改杜县

  • 远客

    读音:yuǎn kè

    繁体字:遠客

    英语:guest from afar

    意思:(远客,远客)

     1.远方的来客。
      ▶《楚辞•九辩》:“去乡离家兮徕远客,超逍遥兮今焉薄?”宋

  • 巫峡

    读音:wū xiá

    繁体字:巫峽

    英语:Wuxia Gorge, in the Changjiang River Three Gorges

    意思:(巫峡,巫峡)

     1.长江三峡之一。一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