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答马中玉三首》 仁气已蒸全楚尽,同云欲合暮江前。

仁气已蒸全楚尽,同云欲合暮江前。

意思:仁气已蒸全楚都,同说要合暮江前。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次韵答马中玉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仁气已蒸全楚尽,同云欲合暮江前。
争春梅柳无三月,对雪樽罍属二天。》以楚地春景和冬雪为题材,展现了一种季节更迭和时光流转的感慨。 首句“仁气已蒸全楚尽,同云欲合暮江前。”描绘了楚地的春景,生机勃勃的气息弥漫在全楚大地,暮色降临,江水前似乎同云彩交汇。这里“蒸”字用得巧妙,生动地表现出春天气息的弥漫和充盈,而“全楚尽”则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覆盖面之广。同时,“暮江前”的描绘则将视线转向了江面,为读者展现了暮色中的江景。 “争春梅柳无三月,对雪樽罍属二天。”这两句则描绘了季节的更迭,经历了春天的争春梅柳(指梅花和柳树,象征春天的到来),现在又迎来了冬天的雪。这句诗中,“无三月”强调了时间的短暂和快速,“对雪”则描绘了冬天的景象。而“樽罍属二天”中的“樽罍”指的是酒器,这里用来形容喝酒时兴致高昂,连续两天都是如此。这句诗表达了时光流转,四季更迭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时光的珍视和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楚地春景和冬雪为题材,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季节更迭和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中语言优美,用字精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时光的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仁气已蒸全楚尽,同云欲合暮江前。
争春梅柳无三月,对雪樽罍属二天。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仁气

    读音:rén qì

    繁体字:仁氣

    意思:(仁气,仁气)

     1.仁厚之气。
      ▶《礼记•乡饮酒义》:“天地温厚之气,始于东北,而盛于东南,此天地之盛德气也,此天地之仁气也。”
     
     2.仁爱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