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夜言怀(二首)》 鲜鲜篱边菊,摵庭下蕙。

鲜鲜篱边菊,摵庭下蕙。

意思:鲜鲜篱边菊,摵庭下蕙草。

出自作者[明]杨基的《秋夜言怀(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鲜鲜篱边菊,摵庭下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的诗篇。它以菊花和蕙兰这两种植物为象征,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流逝和自然变化的感慨。 首联“鲜鲜篱边菊,摵庭下蕙”,生动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篱笆边的菊花鲜嫩,庭院的蕙兰在秋风中摇曳。这两句诗为读者打开了一幅秋天的画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氛围。 颔联“蕙气日已销,黄花自妍丽”,进一步描述了蕙兰的特点,随着时间的流逝,蕙兰的气息逐渐消散,但它的黄色花朵依然美丽。这一联表达了生命的变化和时间的无情,但同时也强调了生命的美丽和价值。 接下来的几联,作者通过描述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如“褰衣步广除,露白月在地”这句,描绘了作者在月色下漫步的场景,露水洒在地面,月光洒在天空,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而“鹊飞林影空,虫语墙阴细”则通过描绘自然的声音,进一步强调了秋天的宁静和孤独。 在诗的结尾,“昔贤悲丝染,往圣叹川逝”两句,借用了古代贤人悲叹生命如丝染,圣人感叹时光如河逝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时间的感慨。最后“少壮不我留,临风发长喟”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菊花和蕙兰的描绘以及对自然和生命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时间的感慨和无奈。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和细节,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同时,诗中也蕴含着许多哲理,让人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生命的无常和珍贵。这首诗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理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鲜鲜篱边菊,摵庭下蕙。
蕙气日已销,黄花自妍丽。
复恐清商激,幽芳亦凋瘁。
褰衣步广除,露白月在地。
鹊飞林影空,虫语墙阴细。
昔贤悲丝染,往圣叹川逝。
少壮不我留,临风发长喟。
雅志谅难酬,蹉跎老将至。
¤
作者介绍 杨基简介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江苏苏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

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关键词解释

  • 鲜鲜

    读音:xiān xiān

    繁体字:鮮鮮

    意思:(鲜鲜,鲜鲜)
    好貌;鲜丽貌。
      ▶唐·韩愈《秋怀诗》之十一:“鲜鲜霜中菊,既晚何用好。”
      ▶钱仲联集释引《方言》:“鲜,好也。”
      ▶宋·王安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