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朝中措·败荷枯苇夕阳天》 时节渐阑珊。

时节渐阑珊。

意思:时间渐渐阑珊。

出自作者[宋]李之仪的《朝中措·败荷枯苇夕阳天》

全文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一幅秋日夕阳下的败荷枯苇的景象,通过描绘时节的阑珊,展现出一种萧瑟、落寞的氛围。诗人独自泛舟归去,感受到老来不耐霜寒的苦涩,抒发了一种人生易老、壮志难酬的感慨。 整首诗歌以败荷枯苇、夕阳时节为引子,借景抒怀,表达了诗人对年华已逝、人生落寞的悲慨。同时,通过“独泛扁舟归去”的形象,凸显了诗人孤独、寂寥的心态,进一步强化了诗歌的感伤色彩。 在词的下片中,诗人直抒胸臆,表述了平生志气消磨殆尽,只留下苍老的容颜。这里的“平生志气”与“苍颜”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逝去年华的怀念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结尾的“寄语山中麋鹿,断云相次东还”则寓意着诗人对山中麋鹿的寄语,希望它们能在断云之中相继东归。这一描绘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万物的关爱,也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与思念。 综观全诗,诗人以秋日败荷枯苇的景象为背景,借景抒怀,表达了对人生易老、壮志难酬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对自然万物的关爱与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歌意境深远,情感真挚,颇具艺术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败荷枯苇夕阳天。
时节渐阑珊。
独泛扁舟归去,老来不耐霜寒。
平生志气,消磨尽也,留得苍颜。
寄语山中麋鹿,断云相次东还。
作者介绍 张先简介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关键词解释

  • 阑珊

    读音:lán shān

    繁体字:闌珊

    短语:萎靡 一蹶不振 败落 落花流水 衰 淡 不景气 衰微 颓败 没落 每况愈下 强弩之末 一落千丈 衰败 日薄西山 苟延残喘 日暮途穷 衰落 衰竭 凋零

    <
  • 时节

    读音:shí jié

    繁体字:時節

    短语:季节 季

    英语:season

    意思:(时节,时节)

     1.四时的节日。
      ▶《吕氏春秋•尊师》:“敬祭之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