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谢李仲宾墨竹》 风轩月槛一相逢,妙处不与人意远。

风轩月槛一相逢,妙处不与人意远。

意思:风高月门槛一相逢,奇妙的地方与人不意远。

出自作者[宋]戴表元的《谢李仲宾墨竹》

全文赏析

这首诗《君不见笔端如谓,顷刻匹纸生琅玕》是一首对书法艺术的赞美诗。它描绘了书法家在纸上创作的过程,以及作品完成后展现出的独特魅力。 首先,诗人描述了书法家在顷刻之间,纸上便生出了如同琅玕般的竹子,这是对书法家笔触的赞美,表达了书法艺术的神奇和魅力。接着,诗人又描绘了作品的颜色和质感,如同霜柯雪干铁石色的树干,忽然变成了小山般的烟雨寒色,进一步强调了作品的艺术价值。 诗人接着询问书法家是如何得到这样的作品的,书法家回答说是从湖州带回来的,而湖州是著名的书画之乡,这里的墨迹浓重,而眉州则相对柔软。这进一步强调了书法家的技艺和作品的独特性。 最后,诗人赞扬了这幅作品的美妙之处,它不与人意远。人们常说学习绘画要先学习影子,但这幅作品的风骨青云并,林深有路鸟声真,日高无人山气静,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诗人表示从今以后要洗眼空山底,更读人间潇洒书,表达了对这种艺术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书法艺术的赞美和敬仰,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书法家在创作过程中的技艺和作品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艺术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君不见笔端如谓,顷刻匹纸生琅玕。
霜柯雪干铁石色,忽作小山烟雨寒。
问君何从得此本,湖州嫌浓眉州软。
风轩月槛一相逢,妙处不与人意远。
人言学画先学影,此君风骨青云并。
林深有路鸟声真,日高无人山气静。
平生见此我不疏,逢侯得画两有余。
从今洗眼空山底,更读人间潇洒书。

关键词解释

  • 风轩

    读音:fēng xuān

    繁体字:風軒

    意思:(风轩,风轩)
    有窗槛的长廊或小室。
      ▶宋·苏轼《病中游祖塔院》诗:“闭门野寺松阴转,攲枕风轩客梦长。”
      ▶元·倪瓒《二月十五日雨作》诗:“风轩红杏散余霞,

  • 妙处

    读音:miào chù

    繁体字:妙處

    英语:pleasant place

    意思:(妙处,妙处)
    神奇美妙的所在。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精,人

  • 人意

    读音:rén yì

    繁体字:人意

    意思:人的意愿、情绪。
      ▶《诗•小雅•无羊》“麾之以肱,毕来既升”汉·郑玄笺:“此言扰驯,从人意也。”
      ▶《三国志•蜀志•秦宓传》:“上当天心,下合人意。”
      ▶宋·

  • 与人

    读音:yú rén

    繁体字:與人

    意思:(与人,与人)
    合乎民意取得人心。
      ▶《国语•越语下》:“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
      ▶韦昭注:“与人,取人之心也。”
      ▶《管子•形势》:

  • 意远

    读音:yì yuǎn

    繁体字:意遠

    意思:(意远,意远)

     1.谓胸怀旷达,意趣超逸。
      ▶北周·庾信《谢赵王示新诗启》:“落落词高,飘飘意远。”
      ▶唐·杜甫《丽人行》:“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