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哭柏岩禅师》 天涯禅弟子,空到柏岩游。

天涯禅弟子,空到柏岩游。

意思:天涯禅学生,空到柏岩游览。

出自作者[唐]李益的《哭柏岩禅师》

全文赏析

这首诗《遍与傍人别,临终尽不愁。影堂谁为扫,坐塔自看修》是一首描绘禅师离世后生活的诗,它以禅师生前的生活和离世后的场景为切入点,表达了对禅师的怀念和对生死观的思考。 首联“遍与傍人别,临终尽不愁”,描绘了禅师离世前的场景,他与周围的人一一告别,临终时毫无忧虑,表现了禅师的超脱和豁达。这两句诗也暗示了禅师生前对生死看淡,对世间繁华的淡然态度。 颔联“影堂谁为扫,坐塔自看修”进一步描绘了禅师离世后的场景。影堂是禅师的灵堂,坐塔是禅师生前修行的地方。这两句诗表达了禅师身后生活的平静和自在,无人扫除影堂,禅师自己看着塔修。这既体现了禅师的超脱和独立,也表达了对禅师生前修行成果的肯定。 颈联“白日钟边晚,青苔钵上秋”描绘了时间的变化,白日、晚钟、青苔、钵上秋,这些意象都带有寂静、清凉的意味,进一步表达了对禅师离世后的怀念和对生死轮回的感悟。 尾联“天涯禅弟子,空到柏岩游”表达了禅师的弟子们怀念和追思之情。他们虽然身在天涯海角,但心中仍然怀念着禅师,渴望再次到柏岩这样清静的地方追随禅师的足迹,寻求内心的平静和智慧。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禅师生前和离世后的描绘,表达了对禅师的怀念和对生死观的思考。诗中充满了对禅师的敬仰和追思之情,同时也传达了对人生真谛的探索和领悟。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遍与傍人别,临终尽不愁。
影堂谁为扫,坐塔自看修。
白日钟边晚,青苔钵上秋。
天涯禅弟子,空到柏岩游。
作者介绍 杜审言简介
李益(约750—约830),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关键词解释

  • 弟子

    读音:dì zǐ

    繁体字:弟子

    短语:青年 年轻人 年青人 初生之犊 后生 小伙子 青少年

    英语:disciple

    意思:
     1.为人弟者与为人子者。泛指年幼

  • 天涯

    读音:tiān yá

    繁体字:天涯

    短语:边塞 远方 角 远处 塞外 角落 天 天涯海角

    英语:skyline

    意思:犹天边。指极远的地方。语出《古诗十九首•行行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