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洞仙歌·黄尘鬓发》 对清风明月,展放眉头长恁地,大醉高歌也好。

对清风明月,展放眉头长恁地,大醉高歌也好。

意思:面对清风明月,展放眉头长这么地,喝得大醉高声歌唱的好。

出自作者[元]元好问的《洞仙歌·黄尘鬓发》

全文赏析

这首诗《黄尘鬓发,六月长安道。羞向清溪照枯槁。似山中远志,漫出山来,成个甚,只是人间小草。升平十二策,丞相封侯,说与高人应笑倒。对清风明月,展放眉头长恁地,大醉高歌也好。待都把功名付时流,只求个天公,放教空老。》是一首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追求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反思和自我批判的诗。 首先,诗中描绘了诗人身处黄尘喧嚣的长安道上,鬓发斑白,面对清溪中的自己感到羞愧。这种描绘展示了诗人的内心矛盾和自我批判。他对自己的人生道路产生了深深的反思,认为自己在追求功名利禄的过程中,已经失去了自我,变得枯槁憔悴。 接着,诗人以“山中远志”为喻,表达了自己在出世与入世之间的挣扎和矛盾。他觉得自己的出山并非出于真正的内心追求,而只是为了在人世间寻求一点成就和价值。然而,这种追求却让他感到空虚和无助,就像是一株在人间小草一样微不足道。 诗人在诗中提到了“升平十二策”、“丞相封侯”等历史典故,表达了自己对权力和名利的淡泊和对现实的无奈。他觉得这些功名利禄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和满足,反而只会让人感到空虚和无助。因此,他希望自己能够放下这些世俗的追求,回归自然和本真。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清风明月、大醉高歌的向往。他认为这些自然元素能够让人心灵得到真正的放松和舒缓,让人能够摆脱世俗的束缚和困扰。他希望能够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自由和真实的生活。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反思和自我批判,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和真实的向往。诗人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提醒人们应该追求真正有价值的人生,不要被世俗的追求所束缚和困扰。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和价值观念的反思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黄尘鬓发,六月长安道。
羞向清溪照枯槁。
似山中远志,漫出山来,成个甚,只是人间小草。
升平十二策,丞相封侯,说与高人应笑倒。
对清风明月,展放眉头长恁地,大醉高歌也好。
待都把功名付时流,只求个天公,放教空老。
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
元好问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所著述的多部文学作品和历史著作至今仍然被广泛传播和研究。评价元好问有以下几个方面:
作为文学家:元好问的诗歌、散文和小说等文学作品风格独特、意境深远、富于哲理。他被誉为“元代诗坛第一人”,他创造了很多新的文学表现形式,并对以后的文学影响深远。
作为历史学家:元好问在历史学领域也有很高的成就,他主要参与编写了《金史》,为中国史学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他的历史作品思辨性强、史料丰富、观点新颖,对后来的史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作为爱国文化人:元好问爱国情怀非常浓厚,他始终将民族复兴作为自己的责任和目标。他虽然曾担任过乘舆御史和国史院编修官,但也因批评当时的政治现实而落职辞官。后来他放弃官场生涯,追求自己的文学创作,但仍然关注社会现实,为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的复兴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解释

  • 清风明月

    解释

    清风明月 qīngfēngmíngyuè

    (1) [be at leisure] 形容清闲无事

    不妄交接,门无杂宾。有时独醉,曰:“入吾室者,但有清风;对吾饮者,惟当明月。”——《南史&mid

  • 高歌

    读音:gāo gē

    繁体字:高歌

    英语:sing

    意思:
     1.高声歌吟。
      ▶汉·枚乘《七发》:“高歌陈唱,万岁无斁。”
      ▶唐·许浑《秋思》诗:“高歌一曲掩明镜,昨日少年今

  • 放眉

    读音:fàng méi

    繁体字:放眉

    意思:舒展眉头。表示高兴。
      ▶《再生缘》第三一回:“果然堂上双欢悦,我就是深锁王宫也放眉。”

    造句:暂无

  • 恁地

    读音:nèn dì

    繁体字:恁地

    英语:so; like that; that way

    意思:亦作“恁的”。亦作“恁底”。
     
     1.如此,这样。
      ▶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下:

  • 也好

    读音:yě hǎo

    繁体字:也好

    英语:all well and good

    详细释义:1.表示虽然与自己的原意不同,但是还可以同意的助词。如:『这事他弃权了也好,免得又节外生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