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马道士》 寻野鹤来空碧洞,觅琴僧去渡重湖。

寻野鹤来空碧洞,觅琴僧去渡重湖。

意思:不久野鹤来空碧洞,找琴僧去渡重湖。

出自作者[唐]李九龄的《赠马道士》

全文赏析

这首诗《水共逍遥云共孤,混时言笑只佯愚。经年但醉宜城酒,千里惟担华岳图。寻野鹤来空碧洞,觅琴僧去渡重湖。人间再见知何日,乞取先生石辘轳。》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人生哲理的诗。 首联“水共逍遥云共孤,混时言笑只佯愚。”描绘了水的宁静与云的自由,两者相互映照,形成一幅和谐的画面。而诗人与世无争、淡泊名利的形象也跃然纸上。他与世无争,笑谈世间纷扰,假装愚笨,不参与世俗的争斗。 颔联“经年但醉宜城酒,千里惟担华岳图。”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他愿意沉醉于美酒之中,享受人生的快乐。同时,他也愿意承担起责任,去守护心中的理想和信仰。这两句诗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他既想追求自由和快乐,又不能逃避责任和义务。 颈联“寻野鹤来空碧洞,觅琴僧去渡重湖。”描绘了诗人寻找空碧洞中的野鹤,寻找渡过重湖的琴僧。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他渴望与自然亲近,与生活对话,寻找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尾联“人间再见知何日,乞取先生石辘轳。”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生活的无奈。他不知道何时能够再次与人们相见,因此他请求先生赐予他一把石辘轳,让他能够再次回到人间,再次与人们相见。这两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启示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水共逍遥云共孤,混时言笑只佯愚。
经年但醉宜城酒,千里惟担华岳图。
寻野鹤来空碧洞,觅琴僧去渡重湖。
人间再见知何日,乞取先生石辘轳。

关键词解释

  • 野鹤

    读音:yě hè

    繁体字:野鶴

    意思:(野鹤,野鹤)
    鹤居林野,性孤高,常喻隐士。
      ▶唐·刘长卿《送方外上人》诗:“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唐·韦应物《赠王侍御》诗:“心同野鹤与尘远,诗似冰壶见底

  • 空碧

    读音:kōng bì

    繁体字:空碧

    意思:
     1.犹澄碧。
      ▶南朝·梁·江淹《水上神女赋》:“野田田而虚翠,水湛湛而空碧。”
     
     2.指澄碧的水色。
      ▶唐·白居易《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

  • 重湖

    读音:zhòng hú

    繁体字:重湖

    意思:洞庭湖的别称。
      ▶湖南·洞庭湖南与青草湖相通,故称。
      ▶宋·张孝祥《念奴娇》词:“星沙初下,望重湖远水,长云漠漠。”
      ▶清·文廷式《过洞庭湖》诗:“借取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