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江畔》 舟人不悟月已上,花脚野蚊撩乱飞。

舟人不悟月已上,花脚野蚊撩乱飞。

意思:船上的人不明白月以上,花脚野生蚊子乱飞踹。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江畔》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江边风光的诗,通过对菱蒲的碧绿、吴牛的夜行、舟人的不悟、花脚蚊的飞舞等细节的描绘,展现出江边夜晚的生动景象。 首句“江畔菱蒲碧无主,吴牛夜{左马右展}江干归”中,诗人以江畔的菱蒲的碧绿无边,来象征江边夜晚的宁静与生机。而“吴牛”则指的是产于吴地的牛,吴地夏天气候炎热,因此吴牛经过江边时,会因热气腾腾而急躁不安,诗人通过这一细节,生动地描绘出江边夜晚的炎热。 “舟人不悟月已上,花脚野蚊撩乱飞”这两句中,诗人描绘了舟人并未意识到月亮已经升起,而花脚蚊却在夜色中飞舞的情景。这一描绘不仅表现出夜晚的宁静与生机,同时也通过舟人不悟的细节,暗示出人们对于夜晚的误解和恐惧。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江边夜晚的生动景象,表现出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和赞美。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展现出诗人的情感和思想深度。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形象生动,富有诗意,读来令人感到清新自然。同时,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细节,也表现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关注,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一幅美丽的画面,更是一种深刻的生活体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江畔菱蒲碧无主,吴牛夜{左马右展}江干归。
舟人不悟月已上,花脚野蚊撩乱飞。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撩乱

    读音:liáo luàn

    繁体字:撩亂

    英语:formal confused; in a turmoil

    意思:(撩乱,撩乱)

     1.纷乱;杂乱。
      ▶唐·韦应物《答重阳》诗:

  • 舟人

    读音:zhōu rén

    繁体字:舟人

    英语:Zhouren

    意思:船夫。
      ▶《诗•小雅•大东》:“舟人之子,熊罴是裘。”
      ▶毛传:“舟人,舟楫之人。”
      ▶晋·木华《海赋

  • 不悟

    (1).没有觉察。《史记·张仪列传》:“ 张仪 曰:‘嗟乎,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不及 苏君 明矣!’”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规箴》:“ 晋武帝 既不悟太子之愚,必有传后意,诸名臣亦多献直言。”
    (2).不了解;不理会。《南史·江淹传》:“不悟明公见眷之重。”《隋书·史祥传》:“本即述职南蕃,宣条下国,不悟皇鉴曲发,备位少阳。”
    (3).不觉悟。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
  • 乱飞

    读音:luàn fēi

    繁体字:亂飛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