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正月十五夜出回》 今母归下泉,垢面衣少完。

今母归下泉,垢面衣少完。

意思:现在母亲归黄泉,蓬头垢面衣服少完。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正月十五夜出回》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自己的儿女,表达了作者对家人的深深思念和无法相见的遗憾。 首段,作者表达了不出门只会增加愁绪,出门游玩也只是为了自我宽慰。无论贵贱,伴侣相同却仍然不欢而乐。这里描绘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无论身处何地,无论身边的人是贵是贱,都无法抵消他对家乡的思念。 第二段,作者开始描绘自己日渐老去,情感容易厌倦,对于出游的兴致也已经消退了。然而,看到自己的儿女,却无法用言语表达内心的酸楚。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儿女的深深思念,同时也揭示了岁月流逝、人生易老的无奈。 第三段,作者回忆起去年和母亲出游,学习母亲化妆施朱的情景。然而现在母亲已经去世,面容肮脏,衣服破旧。作者深感痛惜,同时也对母亲早逝的无奈。 第四段,作者想到孩子们尚且年幼,不忍心让他们看到母亲的离世,藏住泪水不忍再看。这一段描绘了作者对儿女的关爱和不舍。 最后一段,作者推灯向壁而卧,内心百感交集,忧虑丛生。这里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家人的不舍与遗憾。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人的深深思念和无法相见的遗憾,通过生动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诗,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不出只愁感,出游将自宽。
贵贱依俦匹,心复殊不欢。
渐老情易厌,欲之意先阑。
却还见儿女,不语鼻辛酸。
去年与母出,学母施朱丹。
今母归下泉,垢面衣少完。
念尔各尚幼,藏泪不忍看。
推灯向壁卧,肺腑百忧攒。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面衣

    读音:miàn yī

    繁体字:麵衣

    意思:
     1.古人服饰,用以遮蔽脸面。
      ▶《西京杂记》卷一:“今日嘉辰,贵姊懋膺洪册,谨上襚三十五条,,以陈踊跃之心:金华紫轮帽、金花紫轮面衣。”
      ▶《晋书•惠帝纪》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