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月》 腥蟆与狡兔,谬及丹桂枝。

腥蟆与狡兔,谬及丹桂枝。

意思:腥蟆和狡猾的兔子,错误和丹桂枝。

出自作者[宋]晁说之的《月》

全文赏析

这首诗《真月夜夜满,妄见有盈亏。譬如匣中镜,一成岂合离。腥蟆与狡兔,谬及丹桂枝。我今尽扫荡,庶识真月为》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以月亮为载体,表达了对真实与虚妄的深刻思考。 首先,诗的开头“真月夜夜满,妄见有盈亏。”表达了真实与虚妄的对比。真月无论何时都满盈,而人的感知却常常因为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而有所变化,表现出盈亏。这就像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我们看到的并不总是事物的全貌,有时会被主观或客观的偏见所影响,导致对事物的误解或扭曲。 “譬如匣中镜,一成岂合离”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镜子一旦装入匣子,虽然不再照物,但本质并未改变,依旧是镜子。这象征着事物的本质是恒定的,但我们的理解和感知却常常被各种因素所干扰。 “腥蟆与狡兔,谬及丹桂枝。”这里用腥臭的蟾蜍和狡猾的兔子来比喻那些误解事物本质的人,他们错误地理解了事物的本质,就像他们错误地理解了月亮。 最后,“我今尽扫荡,庶识真月为。”诗人表示自己要扫除这些误解和偏见,以看清事物的真实面目。只有通过这样的自我反思和清理,才能真正认识事物的本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月亮这一象征物,表达了对真实与虚妄的深刻思考,提醒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所干扰,以真正认识和理解事物的本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真月夜夜满,妄见有盈亏。
譬如匣中镜,一成岂合离。
腥蟆与狡兔,谬及丹桂枝。
我今尽扫荡,庶识真月为。
作者介绍
晁说之[chaoyuezhi](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先世世居澶州(今河南濮阳),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迥玄孙。生于宋仁宗嘉祐四年,卒于高宗建炎三年,年七十一岁。

关键词解释

  • 桂枝

    读音:guì zhī

    繁体字:桂枝

    短语:树枝 橄榄枝

    英语:cassia twig

    意思:
     1.传说月中有桂树,因以“桂枝”指月。
      ▶唐·卢照邻《明月引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