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美人对镜图》 何由铸入青铜内,不遣秋霜换娥翠。

何由铸入青铜内,不遣秋霜换娥翠。

意思:为什么由铸入青铜内,不派秋霜换娥翠。

出自作者[明]高启的《题美人对镜图》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美丽、优雅和青春。它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场景,一位美丽的女子在妆阁中醒来,欣赏自己的镜中映像,享受春天的美好。诗中的每一句都充满了对美的赞美和对青春的留恋。 “晓院鹿卢鸣露井,玉人梦断梨云冷”描绘了清晨的宁静和女子的清冷梦境,为接下来的描绘提供了背景。“起开妆閤笑窥奁,月里分明见娥影”则描绘了女子醒来后的动作和心情,她微笑着从镜中窥视自己,仿佛看到了月中的嫦娥。 “白对犹怜况主家”一句,表达了女子对自己的美丽感到自豪,也暗示了她在主家的地位和尊重。“春风一面恼肠花”一句,则表达了女子对春天的喜爱,以及她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最后,“何由铸入青铜内,不遣秋霜换娥翠”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女子永恒美丽的祝愿,希望她像青铜器一样永恒,不被秋霜侵蚀。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美的赞美和对青春的留恋。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女子的美丽和优雅,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这是一首充满情感和诗意的诗,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晓院鹿卢鸣露井,玉人梦断梨云冷。
起开妆閤笑窥奁,月里分明见娥影。
白对犹怜况主家,春风一面恼肠花。
何由铸入青铜内,不遣秋霜换娥翠。
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关键词解释

  • 秋霜

    读音:qiū shuāng

    繁体字:秋霜

    英语:frost in autumn

    意思:
     1.秋日的霜。
      ▶《史记•李斯列传》:“故秋霜降者草花落,水摇动者万物作,此必然之效也。”

  • 青铜

    读音:qīng tóng

    繁体字:青銅

    短语:冰铜 白铜

    英语:bronze

    意思:(青铜,青铜)

     1.铜锡合金。呈青灰色或灰黄色;硬度大,耐磨,抗蚀性好。

  • 何由

    读音:hé yóu

    繁体字:何由

    意思:亦作“何繇”。
     
     1.从何处,从什么途径。
      ▶《楚辞•天问》:“上下未形,何由考之?”汉·王褒《四子讲德论》:“僕虽嚚顽,愿从足下。虽然,何由而自达哉!”唐·王昌

  • 娥翠

    读音:é cuì

    繁体字:娥翠

    意思:女子细长而黑的眉。
      ▶宋·无名氏《漫叟诗话•回文诗》:“回纹两读必遍,独此五诗不然……其五曰‘娥翠敛时闻燕语,泪珠弹处见鸿归,多情妾似风花乱,薄倖郎如露草晞。’”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