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又和六首》 祠官失职惭虚蠹,野老无知祷象龙。

祠官失职惭虚蠹,野老无知祷象龙。

意思:祠官失职感到空虚发财,村民不知道祈祷象龙。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又和六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于政治事件和民间疾苦的关注。诗人在听到英明的决策,将一些人煮死,一些人被放逐,而那些像葵花一样忠诚的人们却无法得到保护时,表达了深深的忧虑和同情。 首联“昨闻英断有烹封,泽畔累臣抱寸悰”直接引用了政治事件,表达了对这些无辜受难者的同情。颔联“巧智不如葵卫足,曲蟠谁与木为容”则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社会的不公和压迫,表达了对弱者的同情和对强权的愤慨。 颈联“祠官失职惭虚蠹,野老无知祷象龙”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无法改变这种状况的无奈和自责。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民间疾苦的关注,希望通过祈祷能给人们带来一些帮助。 尾联“欲上高楼瞻魏阙,乱山千叠暮云浓”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政治理想的追求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他希望能够登上高楼,远望朝廷,但看到的是重重叠叠的乱山和浓密的暮云,这无疑加深了他的忧虑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和政治事件的深深忧虑,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民间疾苦的关注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昨闻英断有烹封,泽畔累臣抱寸悰。
巧智不如葵卫足,曲蟠谁与木为容。
祠官失职惭虚蠹,野老无知祷象龙。
欲上高楼瞻魏阙,乱山千叠暮云浓。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象龙

    读音:xiàng lóng

    繁体字:象龍

    意思:(象龙,象龙)

     1.刻绘龙形。
      ▶汉·扬雄《法言•先知》:“民可使觌德,不可使觌刑,觌德则纯,觌刑则乱,象龙之致雨也,难矣哉!”李轨注:“象,似也。言画缯

  • 野老

    读音:yě lǎo

    繁体字:野老

    英语:farmer

    意思:村野老人。
      ▶南朝·梁·丘迟《旦发渔浦潭》诗:“村童忽相聚,野老时一望。”
      ▶唐·杜甫《哀江头》诗:“少陵野老吞声哭,春

  • 失职

    读音:shī zhí

    繁体字:失職

    短语:玩忽职守

    英语:breach of duty

    意思:(失职,失职)
    I

     1.失去常业;失所。
       

  • 祠官

    读音:cí guān

    繁体字:祠官

    意思:掌管祭祀之官。
      ▶《史记•孝文本纪》:“今吾闻祠官祝釐,皆归福朕躬,不为百姓,朕甚愧之。”
      ▶《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常以鬼神难徵,淫祀无福,乃诏有司罢诸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