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依韵和曾侍中谢二府相顾》 年年常过平津馆,解组归来苦未羸。

年年常过平津馆,解组归来苦未羸。

意思:年每年超过平津馆,解组归来苦不弱。

出自作者[宋]王珪的《依韵和曾侍中谢二府相顾》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辞官归隐途经平津馆时的感怀之作,表达了辞官归隐的愉悦之情。 首联“年年常过平津馆,解组归来苦未羸”,直接点明诗人频繁经过平津馆的情景,表达了辞官归隐的愉悦之情。“解组”二字,暗示了诗人辞官归隐的决心。“苦未羸”三字,则表达了辞官归隐的庆幸之意。 颔联“晓日初临金阙动,春风正与玉杯期”,描绘了诗人经过平津馆时,适逢清晨阳光初照,金阙生辉,春风骀荡,正是酒宴之期。这里不仅表达了辞官归隐的庆幸和愉悦,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邀请和期待。 颈联“三公就第谁同寿,丞相传经自有儿”,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官场的无奈和自嘲。“三公就第”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向往和追求,但“谁同寿”三字却表达了官场中的无情和残酷。而“丞相传经自有儿”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安慰和鼓励,也表达了自己对儿子的期望和信心。 尾联“感旧不辞今日醉,江湖思去已多时”,诗人以醉酒江湖相送的方式,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感旧”二字,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感慨,“江湖思去”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辞官归隐的愉悦之情和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感人,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年年常过平津馆,解组归来苦未羸。
晓日初临金阙动,春风正与玉杯期。
三公就第谁同寿,丞相传经自有儿。
感旧不辞今日醉,江湖思去已多时。
作者介绍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关键词解释

  • 平津

    读音:píng jīn

    繁体字:平津

    英语:Beiping-Tianjin

    意思:
     1.坦途;大道。
      ▶晋·陶潜《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诗:“平津苟不由,栖迟讵为拙?寄意一言外

  • 年年

    读音:nián nián

    繁体字:年年

    意思:每年。
      ▶《宋书•礼志二》:“成帝时,中宫亦年年拜陵,议者以为非礼。”
      ▶元·陆仁《题金陵》诗:“忘情只有龙河柳,烟雨年年换旧条。”
      ▶清·纳兰性德《卜

  • 归来

    读音:guī lái

    繁体字:歸來

    英语:st 29

    意思:(归来,归来)

     1.回来。
      ▶《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反故居些!”唐·李白《长相思》诗:“不信妾肠断,归来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