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眼错看病居士,玉音犹记老尚书。
意思:肉眼错看病居士,好消息还记得老尚书。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闻五月八日宸翰口号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有文殊佛来禅室,无复将军顾草庐。肉眼错看病居士,玉音犹记老尚书》。首先,让我们分别对每句诗进行赏析。
“有文殊佛来禅室,无复将军顾草庐。”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场景,文殊佛来到禅室,但已无将军曾经顾念的草庐。这里的“文殊佛”和“禅室”象征着宗教的智慧和内心的平静,“将军”和“草庐”则可能代表权力和地位的追求。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深深的转变,即追求外在权力和地位的热忱已经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对内在智慧和安宁的追求。
“肉眼错看病居士,玉音犹记老尚书。”这两句诗中,“肉眼”指的是世俗的眼光,而“病居士”可能指的是某位病人或身体有疾病的人。“玉音”则通常用来形容高雅、庄重的言辞或声音。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看法的反思,他以“肉眼”看待“病居士”,暗示他不再被世俗的眼光所束缚。同时,“玉音犹记老尚书”可能表达的是对过去的怀念,或者是对过去的尊重和敬仰。
整体来看,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深深的转变,从追求外在权力和地位到追求内在智慧和安宁。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看法的反思和对过去的尊重和敬仰。这是一种深刻的哲学思考和人生转变,值得我们深思。
至于诗的主题和情感,这首诗的主题可能是关于人生转变、智慧与安宁、以及自我反思的。它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哀愁和无奈,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希望和期待。这种希望和期待来自于诗人对内在智慧和安宁的追求,以及对过去的尊重和敬仰。这首诗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哀愁和无奈,又有希望和期待。它提醒我们,人生的转变并不总是容易的,但只有通过反思和追求,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和内心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