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袖珠楼,清夜梦琼箫。
意思:翠袖珠楼,清静的夜晚梦琼箫。
出自作者[宋]周密的《明月引/江城梅花引》
全文赏析
这首诗《雁霜苔雪冷飘萧。断魂潮。送清桡》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它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描绘了离别之痛和相思之苦。下面,我们就来一起赏析这首诗的魅力。
首先,诗的开头“雁霜苔雪冷飘萧。断魂潮。送清桡”就以凄凉的景象引入主题,通过描绘寒冷的霜、冰冷的雪和飘扬的萧声,诗人营造了一种悲凉的气氛,为接下来的离别主题做了铺垫。
接下来,“翠袖珠楼,清夜梦琼箫”这句诗描绘了离别者的形象,他们身着翠色的衣裳,站在珠楼之中,在清夜的梦中吹奏着美妙的箫声。这里,诗人通过美丽的形象和美妙的音乐,表达了对离别之痛的深深哀怨。
“江南江北云自碧,人不见,泪花寒,随雨飘”这几句诗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情感。诗人通过描绘江南江北的云彩,表达了对离别者的思念之情。然而,离别者却看不见,只能眼看着泪水在寒冷的夜雨中飘洒。这种痛苦的相思之情令人动容。
“愁多病多腰素消”这句诗表达了离别者的忧愁和疾病对身体的摧残。诗人通过描述离别者的身体状况,进一步强调了离别的痛苦和无奈。
“倚清琴。调大招。江空年晚,凄凉句、远意难描”这几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离别者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哀愁。诗人倚着琴声呼唤离别者归来,但江空年晚,远方的呼唤似乎难以传达。这种深深的思念和无奈的情感令人感到心痛。
最后,“月冷花阴,心事负春宵。几度问春春不语,春又到,到西湖,第几桥”这几句诗则描绘了离别者对春天的期待和对未来的迷茫。离别者期待春天的到来,但春天似乎无言以对他们的心事。当春天再次到来时,他们却不知道春天何时会再次来到西湖的桥上。这种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的情感令人感到深深的哀愁。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对离别的深深哀怨和相思之苦。诗人通过描绘凄凉的景象、美丽的形象、美妙的音乐、思念之情、忧愁和疾病对身体的摧残以及对未来的迷茫等情感,表达了对离别者的深深同情和关怀。这首诗的优美语言和丰富的情感令人感到深深的感动和共鸣。
相关句子
-
金粟地,蕊珠楼。-- 出自《鹧鸪天·谁向瑶台品凤箫》作者:[宋]陈允平
- 卖珠楼外串离肠。-- 出自《小重山 予可自解*霜脂粉也》作者:[宋]王予可
- 玉殿珠楼步辇随。-- 出自《武陵春·今岁重阳经闰早》作者:[宋]曹勋
- 珠楼玉殿金鳌背。-- 出自《蝶恋花·弱水茫茫三万里》作者:[宋]张抡
- 玉殿珠楼,不并人间世。-- 出自《点绛唇·不厌频来》作者:[宋]曹勋
- 临江起珠楼,不卖文君酒。-- 出自《相和歌辞·宫怨》作者:[唐]于濆
- 醉馀清夜。-- 出自《减字木兰花·云间皓月》作者:[宋]米芾
- 清夜。-- 出自《如梦令·静默两家茅舍》作者:[元]张雨
- 清夜。-- 出自《如梦令·静默两家茅舍》作者:[元]张雨
- 淮山清夜。-- 出自《减字木兰花·淮山清夜》作者:[宋]吴则礼
- 迢迢清夜徂。-- 出自《阮郎归·湘天风雨破寒初》作者:[宋]秦观
- 迢迢清夜徂。-- 出自《阮郎归·湘天风雨破寒初》作者:[宋]秦观
- 清夜游西园。-- 出自《公燕诗》作者:[魏晋]曹植
- 清夜无尘。-- 出自《行香子·清夜无尘》作者:[宋]苏轼
- 清夜何悠悠。-- 出自《送綦毋秘(一作校)书弃官还江东》作者:[唐]王维
- 凝清夜。-- 出自《八咏诗 登台望秋月》作者:[南北朝]沈约
- 翠袖凝斑。-- 出自《画堂春·东风吹雨破花悭》作者:[宋]郑域
- 翠袖阑干。-- 出自《减字木兰花·玉烟浮动》作者:[宋]范成大
- 翠袖轮纤指。-- 出自《菩萨蛮·小楼不放珠帘卷》作者:[宋]向滈
- 低垂双翠袖。-- 出自《菩萨蛮·云屏月帐孤鸾恨》作者:[宋]向滈
-
烦翠袖,把金荷。-- 出自《鹧鸪天·尊酒年年乐事多》作者:[宋]周紫芝
- 玉纤呵翠袖。-- 出自《菩萨蛮·蓬山学士文章伯》作者:[宋]姜特立
- 翠袖怯春寒。-- 出自《菩萨蛮·飞云障碧江天暮》作者:[宋]杨冠卿
- 翠袖薰兰麝。-- 出自《菩萨蛮·玉琴不疗文园病》作者:[宋]洪瑹
- 荫绿围红,梦琼家在桃源住。-- 出自《点绛唇·荫绿围红》作者:[唐]冯延巳
-
箫鼓声嘹亮。-- 出自《千秋岁·熙熙台上》作者:[宋]王之道
- 凤凰箫。-- 出自《多丽 清明上巳,同日会饮西湖寿乐园 案此首》作者:[元]张翥
- 凤沈明月箫。-- 出自《长相思·夜萧萧》作者:[宋]韩疁
- 魂萦紫玉箫。-- 出自《长相思·去路遥》作者:[宋]谭宣子
- 寂寞当年箫鼓。-- 出自《摸鱼儿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作者:[元]元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