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服三年移薄俗,因知能孝始能忠。
意思:服丧三年移轻薄的风俗,因知能孝才能忠诚。
出自作者[宋]徐钧的《姚期》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扬孝子和忠臣的品质。通过对特定历史背景下一位官员形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孝道和忠诚的赞美,以及对那些能够坚守原则、不畏强权的人的敬意。
首句“犯颜不但有边功”,诗人以一种宏大的视角,描绘了这位官员的形象,他敢于冒犯君王的威严,不仅仅是因为他在边疆立下了赫赫战功,更因为他有勇气和智慧去挑战君王的决定。这里的“犯颜”一词,不仅体现了官员的勇气,也暗示了他对公正和真理的追求。
“警跸前呼脱难中”一句,描绘了紧张而严肃的场景,官员在宫廷中执行任务时,前呼后拥,气氛紧张。这里的“警跸”二字,既指宫廷的戒严,也暗示了官员面临的艰难险阻。而“脱难中”则表达了官员的智慧和决断力,他能够化险为夷,解决困难。
“丧服三年移薄俗”,诗人通过描述官员在丧期中的行为,表达了对孝道的赞美。丧服三年,这是对孝道的最高礼赞。同时,“移薄俗”也表达了诗人对官员改变社会风气,倡导良好道德风尚的期望。
最后,“因知能孝始能忠”一句,诗人以一种深深的感慨结束全诗,他指出,只有先做到孝道,才能做到忠诚。这不仅是对孝子和忠臣的赞美,也是对那些能够坚守原则、不畏强权的人的敬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特定历史背景下一位官员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孝道和忠诚的赞美,以及对那些能够坚守原则、不畏强权的人的敬意。诗中的语言简练而有力,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