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泉南道中》 社鼓呼人鸣坎坎,山童待月舞跹跹。

社鼓呼人鸣坎坎,山童待月舞跹跹。

意思:社鼓呼人叫坎坎,山儿童等待月舞跃跃。

出自作者[宋]陈宓的《泉南道中》

全文赏析

乍寒忽暖初冬候,已熟慵收大有年。 这首诗以初冬时节的天气变化为背景,描绘了农家的生活场景和人们的生活态度。首句“乍寒忽暖初冬候”点明了季节和天气变化的特点,初冬时节,天气时而寒冷,时而温暖,给人一种微妙的感觉。而“已熟慵收大有年”则表达了农家的心态,庄稼已经成熟,他们已经懒得再去收割,意味着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季节的更替和自然的规律。 社鼓呼人鸣坎坎,山童待月舞跹跹。 这句诗描绘了乡村社日的场景,社日是古代的一种祭祀活动,诗人通过描述社鼓的声音和山童的舞蹈,表现了乡村的和谐与欢乐。其中,“鸣坎坎”和“舞跹跹”两个词语形象地描绘了社鼓的声音和山童的舞蹈,给人一种生动活泼的感觉。 旅行可饱鱼虾味,疾步不惊鸡犬眠。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在乡村旅行可以享受到鱼虾的美味,可以自由自在的行走而不会惊扰到鸡犬睡眠,这种生活状态让诗人感到羡慕和向往。 外户夜开今已见,何时斗米直三钱。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社会现象的反思。如今夜晚可以打开外户享受乡村的宁静,而斗米的价格应该只值三钱,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初冬时节的天气变化为背景,描绘了农家的生活场景和人们的生活态度,表现了乡村的和谐、宁静与美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社会现象的反思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乍寒忽暖初冬候,已熟慵收大有年。
社鼓呼人鸣坎坎,山童待月舞跹跹。
旅行可饱鱼虾味,疾步不惊鸡犬眠。
外户夜开今已见,何时斗米直三钱。

关键词解释

  • 山童

    读音:shān tóng

    繁体字:山童

    意思:
     1.山村儿童。
      ▶唐·王勃《益州绵竹县武都山凈惠寺碑》:“山童采葛,入丹窦而忘归;野老纡花,向清溪而不返。”
      ▶唐·李白《答从弟幼成》诗:“山童荐珍果,

  • 跹跹

    读音:xiān xiān

    繁体字:躚躚

    英语:turning round and round

    意思:(跹跹,跹跹)

     1.舞貌。
      ▶晋·左思《蜀都赋》:“纡长袖而屡舞,翩跹跹

  • 坎坎

    读音:kǎn kǎn

    繁体字:坎坎

    英语:just now

    意思:
     1.象声词。
      ▶《诗•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
      ▶宋·王安石《酬沖卿月晦夜有感》诗

  • 社鼓

    读音:shè gǔ

    繁体字:社鼓

    意思:
     1.旧时社日祭神所鸣奏的鼓乐。
      ▶宋·陆游《秋社》诗:“雨余残日照庭槐,社鼓鼕鼕赛庙回。”
      ▶元·刘因《鹊桥仙•喜雨》词:“不妨分我一豚蹄,更试听清秋社鼓。”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