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万州武宁段尉》 新袍照江绿,白发憎监明。

新袍照江绿,白发憎监明。

意思:新袍照江绿,白头发恨监明。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送万州武宁段尉》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一种深情的、充满同情的态度,描绘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诗中描述了一位老友,他们已经相识三十年,如今看到他终于取得了成功,心中充满了喜悦。然而,当诗人看到这位朋友的身上,已经出现了白发,感到了一种深深的悲伤。 “新袍照江绿,白发憎监明。”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朋友的形象,他的新袍鲜艳如江边的绿草,而他的白发则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明显。这种鲜明的对比,既表达了朋友的变化,也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慨。 “临水必观鱼,独伤鱼命轻。”这两句诗描绘了朋友的生活习惯,他常常站在河边观看鱼儿游动,但同时也独自伤感鱼儿的命运。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弱小生灵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无奈。 “朝为渊底游,暮为釜中烹。”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朋友的困境,他早晨像鱼儿一样在深渊中游动,晚上却被放入锅中烹煮。这种对比再次强调了生活的无情和残酷。 “彼方路艰远,其民亦天氓。”这句诗描绘了社会的另一面,那里的人们生活艰难,面临着种种困境。这里的“天氓”指的是老百姓,诗人通过这个词表达了对社会底层人民的深深同情。 “馁之则为盗,非是恶厥生。”这两句诗描绘了人们可能面临的另一种选择——饥饿使他们成为盗贼,这并不是他们本意想要的生活,而是生活所迫。 最后,“捕多勿夸能,能在不犯兵。”这两句诗表达了对那些在艰难环境中生存下来的人的期望,他们应该知道适可而止,不要过度捕捞,以免破坏生态平衡。同时,他们也应该避免参与战争,保持和平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深情和同情的态度描绘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他们的深深同情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诗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无奈和感慨,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相见三十载,喜君始成名。
新袍照江绿,白发憎监明。
临水必观鱼,独伤鱼命轻。
朝为渊底游,暮为釜中烹。
彼方路艰远,其民亦天氓。
馁之则为盗,非是恶厥生。
捕多勿夸能,能在不犯兵。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白发

    读音:bái fà

    繁体字:白發

    英语:leukotrichia

    意思:(参见白发,白髮)

    近义词: 白首、鹤发

    反义词: 朱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