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日江居写怀(七首)》 桑苎翁家次近居,人烟沙竹自成墟。

桑苎翁家次近居,人烟沙竹自成墟。

意思:桑竺翁家次近居住,人烟沙竹自成废墟。

出自作者[明]高启的《秋日江居写怀(七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名为《桑苎翁家次近居人》,是作者对一位名叫桑苎翁的隐逸之士的赞美与敬仰。这首诗的韵脚“疏”、“书”、“没”、“除”押韵,诗中描绘了桑苎翁家所处的环境,以及他贫而自乐的精神世界。 首句“桑苎翁家次近居,人烟沙竹自成墟。”描绘了桑苎翁家所处的环境,人烟稀少,只有沙竹丛生,一片荒芜。这里用“自成墟”三字,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环境并未因为人烟稀少而失去生机。 “移门欲就山当榻,补屋唯防雨湿书。”两句描绘了桑苎翁家的生活环境,门前是山石,屋内则是防雨的书卷。这里表达了作者对桑苎翁生活态度的赞赏,他能在自然环境中找到生活的乐趣,同时也能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保持对知识的热爱。 “贫为湖田长半没,拙因世事本多疏。”两句表达了桑苎翁生活的艰辛,由于湖田经常被水淹没,因此生活贫困。但他为人朴实,对世事看得比较透彻,不追求名利。这两句也表达了作者对桑苎翁朴实、淡泊名利的品格的赞赏。 “当时亦有求名意,自喜年来渐已除。”最后两句揭示了桑苎翁内心的矛盾,他曾经也有过追求名利的想法,但随着年岁的增长,他逐渐放下了这些想法。这里表达了作者对桑苎翁从浮躁到沉静、从名利到淡泊的转变的赞赏。 整首诗通过对桑苎翁家环境的描绘和对桑苎翁性格、品格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朴实、淡泊名利的品格的赞赏和对宁静、自得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通过桑苎翁的经历,表达了对人生艰辛的理解和对世事看得比较透彻的豁达态度。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七言古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桑苎翁家次近居,人烟沙竹自成墟。
移门欲就山当榻,补屋唯防雨湿书。
贫为湖田长半没,拙因世事本多疏。
当时亦有求名意,自喜年来渐已除。
¤
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关键词解释

  • 人烟

    读音:rén yān

    繁体字:人煙

    短语:宅门 住户 家 户

    英语:signs of human habitation

    意思:(人烟,人烟)

     1.三国·

  • 桑苎

    读音:sāng zhù

    繁体字:桑苧

    意思:(桑苎,桑苎)

     1.谓种植桑树与苎麻。泛指农桑之事。
      ▶唐·杜牧《唐故江西观察使武阳公韦公遗爱碑》:“凿六百陂塘,灌田一万顷,益劝桑苎机织。”
     

  • 居人

    读音:jū rén

    繁体字:居人

    英语:inhabitant

    意思:
     1.家居的人。
      ▶《诗•郑风•叔于田》:“叔于田,巷无居人。”
      ▶南朝·梁·江淹《别赋》:“居人愁卧

  • 烟沙

    读音:yān shā

    繁体字:煙沙

    意思:(烟沙,烟沙)
    云雾迷濛的沙滩。
      ▶南朝·梁·沈约《愍涂赋》:“听奔沸于洲屿,望掩暧乎烟沙。”
      ▶唐·陈子昂《入峭峡安居溪伐木》诗:“烟沙分两岸,露岛夹双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