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抒怀上歙州卢中丞宣州杜侍郎》 竹马迎呼逢稚子,柏台长告见男儿。

竹马迎呼逢稚子,柏台长告见男儿。

意思:竹马欢迎呼喊逢小孩子,柏台长告诉看到男孩。

出自作者[唐]赵嘏的《抒怀上歙州卢中丞宣州杜侍郎》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场景热闹、情绪激昂的诗歌。首联“东来珠履与旌旗,前者登朝亦一时”描绘了人群从东方涌来,珠履旌旗,显得热闹而庄严,展现出一种盛大的场面。这也暗示了诗中的人物是一位身份尊贵,影响力强大的领导者。 颔联“竹马迎呼逢稚子,柏台长告见男儿”进一步描绘了欢迎的场景,儿童们骑着竹马欢呼迎接,柏台上长者宣布着见证这位英勇的男儿的到来。这两句诗生动描绘了儿童的天真活泼和长者的庄重严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颈联“花飘舞袖楼相倚,角送归轩客尽随”则表现了欢庆场面的细节,花瓣飘舞在衣袖之间,楼阁相依,号角声声送别着归去的车轩,客人们都跟随着。这两句诗描绘出了一幅美丽而热闹的画面。 尾联“独有贱夫怀感激,十年两地负恩知”表达了诗人的感慨。诗人自谦为“贱夫”,对这位领导者的到来怀有深深的感激之情。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于十年间在两地生活,辜负了这份深厚的恩情的愧疚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生动描绘了热闹欢庆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领导者到来的喜悦和感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生活的感慨和愧疚。诗人的情感表达深沉而真挚,语言流畅生动,充满了艺术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东来珠履与旌旗,前者登朝亦一时。
竹马迎呼逢稚子,柏台长告见男儿。
花飘舞袖楼相倚,角送归轩客尽随。
独有贱夫怀感激,十年两地负恩知。
作者介绍
赵嘏,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关键词解释

  • 稚子

    读音:zhì zǐ

    繁体字:稚子

    短语:幼儿 孩子 小子 小儿 孺 竖子 孩 囡 报童 小孩子 小 小孩 儿童 童 幼 娃娃 小家伙 童子

    英语:child

  • 竹马

    读音:zhú mǎ

    繁体字:竹馬

    英语:hobbyhorse

    意思:(竹马,竹马)

     1.儿童游戏时当马骑的竹竿。
      ▶《后汉书•郭伋传》:“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

  • 台长

    读音:tái cháng

    繁体字:檯長

    解释:1.古时御史台的长官。一般指御史大夫。明代罢御史台﹐置都察院﹐则以左右都御史为台长。

    造句:

  • 男儿

    读音:nán ér

    繁体字:男兒

    短语:士 汉 丈夫 汉子 须眉

    英语:manhood

    意思:(男儿,男儿)

     1.犹男子汉;大丈夫。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