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泊舟贻潘少府》 四泽蒹葭深,中洲烟火绝。

四泽蒹葭深,中洲烟火绝。

意思:四沼泽芦苇深处,中洲烟火断。

出自作者[唐]储光羲的《泊舟贻潘少府》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首先,诗中描绘的风潮场景引人入胜。“行子苦风潮,维舟未能发”,作者在风潮中苦苦等待,无法出发,这种情境给人一种深深的忧郁感。接着,“宵分卷前幔,卧视清秋月”,深夜中卷起船帆,躺着看月亮,这种孤独和寂静的场景让人感到深深的孤独和无奈。 然后,诗中描绘的景色非常生动。“四泽蒹葭深,中洲烟火绝”,四处的泽国蒹葭深深,中洲的烟火已经看不见了,这种景象给人一种深深的苍凉感。“苍苍水雾起,落落疏星没”,水雾苍茫,疏星落落,这种景象又给人一种深深的寂寥感。 接着,“所遇尽渔商,与言多楚越”,遇到的尽是渔商商贩,交谈的多是楚越之地的人,这种描述反映了作者所处的环境,也表达了他对异乡的陌生感和疏离感。 最后,“常若千里馀,况之异乡别”,作者常常感觉就像在千里之外,更何况是异乡分别,这种表达深深地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孤独之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在风潮中等待出发的场景,以及他在异乡的孤独和思乡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行子苦风潮,维舟未能发。
宵分卷前幔,卧视清秋月。
四泽蒹葭深,中洲烟火绝。
苍苍水雾起,落落疏星没。
所遇尽渔商,与言多楚越。
其如念极浦,又以思明哲。
常若千里馀,况之异乡别。
作者介绍 储光羲简介
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关键词解释

  • 中洲

    读音:zhōng zhōu

    繁体字:中洲

    意思:
     1.洲中。
      ▶《楚辞•九歌•湘君》:“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
      ▶王逸注:“中洲,洲中也。水中可居者曰洲。”
      ▶唐·李白《捣衣篇》:

  • 烟火

    解释

    烟火 yānhuǒ

    (1) [smoke and fire]∶火和烟

    严禁烟火

    满面尘灰烟火色。——唐· 白居易《卖炭翁》

    (2) [cooked food]∶熟食

    不食人间烟火

  • 蒹葭

    读音:jiān jiā

    繁体字:蒹葭

    英语:JianJia

    意思:
     1.蒹和葭都是价值低贱的水草,因喻微贱。亦常用作谦词。
      ▶《韩诗外传》卷二:“吾出蒹葭之中,入夫子之门。”

  • 火绝

    读音:huǒ jué

    繁体字:火絕

    意思:(火绝,火绝)
    火烟断绝。谓无后嗣。
      ▶唐·韦应物《鼙鼓行》:“何况鳏孤火绝无晨炊,独妇夜泣官有期。”

    造句:暂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